来源:湖北省佛教协会 时间:2023-04-28
编者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4月19日,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在湖北黄梅举办。来自内地、港澳台地区及韩国、日本、匈牙利的15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诸山长老,共聚黄梅话禅论道。
与会高僧大德、专家学者显微阐幽,彰往察来,从不同维度深入探讨“新时代禅文化与佛教中国化探索与实践”这一时代命题,再现佛教中国化视野下,禅文化的体系建构与精神魅力,不断丰富佛教中国化的时代内涵,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中国佛教健康发展道路。
省佛协微信公众号将精选论坛发言内容,陆续推出。以下为论坛主旨发言中的部分内容。
论 坛 撷 英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教授
湛如法师
一盏明灯
在僧团建设中,净慧长老提出“道风传统化,管理律制化,弘法大众化,生活平民化”的四化原则,和“强化信仰意识,强化归属意识,强化神圣意识,强化责任意识”的四种强化。这些理论,可谓高屋建瓴,直指要害,是现代中国佛教建设中的一盏指路明灯。
长老在随缘开示中的一些法语,“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八个字,看似寻常简单,恰恰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同时还特别指出,佛教对社会的作用就是做人良心的保证,强调了佛教的主体作用与使命责任。
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
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
熊召政
中国佛教的本质,是平民优先的
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的广场上,矗立着全世界影响人类进步的十大思想家塑像,慧能大师位列其中,也是唯一的一位文盲。你们看中国佛教的本质,一定不是学者优先,而是平民优先的。从近代的佛教泰斗虚云长老,到虚老足下的高徒,本焕长老、净慧长老、传印长老等,无不遵循着当年慧能大师的道路,一直走到今天。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再到人间佛教和生活禅,这条明晰的佛教中国化道路,我们要好好把握。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南昌佑民寺方丈
纯一法师
侧重禅的人文精神之重建
如何回应当代,寻觅弘扬禅法的新走向?在普遍没有“生死事大”发问的当代,人们更想要的是在人间、在今生,活得美好、幸福,且视之为最真实的追求。立足当下,由终极关怀(圆满解脱)更多转向人文关怀(立足现实关怀),我们要将生活、生死与生命打成一片,侧重禅的人文精神之重建,强调现实人文之关怀,将菩萨悲情倾洒人间,立足人间佛教,建立人文佛教。
日本驹泽大学教授
石井修道
生活禅应该是基于唐代禅的思想
我认为,净慧法师一直倡导的“生活禅”,从禅宗史的角度看,并非来自直接影响了日本的宋代禅,而应该是基于唐代禅的思想。这与净慧法师高度评价日本铃木大拙先生的禅,应该有共通点。
著名永嘉玄觉《证道歌》中“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主张,正是中国唐代禅的特色。净慧法师的生活禅,即“生活就是禅”,正所谓“即心即佛”,主张在日常生活能够中觉悟而成佛。
主旨发言前,石井修道展示了每次来中国参访寺院都会佩戴的香袋,上面留有高僧大德的墨宝,这些墨宝让他体悟佛法的根本要义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深圳弘法寺方丈
印顺法师
让当代佛教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我一直把本焕长老和净慧长老当作同一个人,他们都是我的恩师上人,对生活禅的理念我深为赞同,并积极转化为在现实中的运用。希望这个时代里,我们在本焕长老、净慧长老以及传印长老等高僧大德精神的引领下,转化我们内心的自觉,让信仰落地,推进佛教中国化进程,让当代佛教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给大家安心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心。
南开大学教授
孙昌武
进一步开展佛教文化与学术研究
目前,南开大学要把佛教文化与佛教学术的研究,作为文科教育的一个中心来开展。学校开设了佛教文化、佛教文学等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培养这方面的硕士与博士,这几年,已经有相当优秀的佛教学者脱颖而出。这个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与净慧长老多年来的支持与帮助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也希望能得到佛教界高僧大德的进一步支持,我们也有决心把这件事做好。
在中兴四祖寺住持净慧长老的倡议下,从2010年首次举办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七次,出版《禅文化》《黄梅禅研究》《禅宗文化研究》《中国禅学研究》《东山法门》《六祖慧能研究》等论文集多部,成果丰硕。
作为中国禅宗的发源地,湖北黄梅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里,四祖道信大师建立了禅宗第一座道场;五祖弘忍大师开创了盛极一时的东山法门,培育了大批佛门巨擘,成就了南北两宗法系;六祖慧能大师从黄梅将禅的顿悟法门普传天下,使佛教迈出了中国化最坚实的一步。”禅宗本身就是一个善于应对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的佛教宗派,“黄梅四月天,春风育世间。生活禅风立,继振赖后贤。”禅文化会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图丨大菩文化 十愿网 徐华 明参 明性
编辑丨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