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佛教稳步践行中国化道路 —— 杭州灵隐寺

​来源:浙江省佛教协会 2021-08-09

浙江佛教历史悠久,道场纷呈,祖庭众多,古刹林立,高僧辈出,影响深远。浙江佛教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佛教与浙江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文化意识的交流促进生成史,也是佛教中国化在浙江不断深化的历史。近年来,浙江佛教界发挥自身优势,对佛教经典教义、管理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做出了不少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佛教协会将以公众号图文形式陆续推出我省佛教团体、院校、寺院在践行佛教中国化道路上的典型范例,争取为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提供浙江经验

杭州灵隐寺

浙江佛教稳步践行中国化道路 —— 杭州灵隐寺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思想引领新航程。杭州灵隐寺始终践行佛教中国化方向不动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制定了未来五年寺院发展规划。在硬件方面,通过推进寺院建筑合理整容,满足国内外游客日益增长的参观游览需求,为信众提供心灵栖息的港湾。在软件方面,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佛教现代化和文化引领三条主线,推进佛教中国化进一步深入。

灵隐寺清醒地认识到: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没有完成时,一直在路上。新时代的佛教中国化,不仅要做好理论上的“中国化”,还要做好实践上的“中国化”。要把佛教自身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一、践行佛教中国化 抓高层次僧才队伍建设

佛教事业接班人,是新时代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杭州灵隐寺重视抓培养新时代佛教高层次优秀僧才队伍建设。灵隐寺不仅强调以戒为师,还以着眼未来的前瞻性视野,培养德才兼备、心行合一的僧才。花精力抓僧才的道风、学识、修行、能力等素质,提高其对信众的影响力和弘法利生的能力。通过一系列国民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文化教育、宗教教育,培养僧才爱国爱教,精进修行。

1、高举“爱国爱教”旗帜 开创杭州佛教新气象

作为省级普法示范点,灵隐寺为提升四众弟子的法治意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不断在提高学法普法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性方面下功夫。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普遍接受宪法教育,牢固树立国法大于教法的观念。高度重视教职人员思想建设,连续十年组织全体执事,集中赴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建设高效优良僧才团队,确保佛教的健康发展。

浙江佛教稳步践行中国化道路 —— 杭州灵隐寺
✨杭州佛教执事赴北京中央社会培训

  抓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正常开展的弘法利生活动,紧紧围绕和配合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来进行。教职人员将爱国视为自己的操守,讲戒律,讲修行,讲正气。向杭州各大寺院输送“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爱国爱教的高层次管理型僧才。目前,净慈寺、径山寺、香积寺、海潮寺、灵顺寺等寺院的住持或当家,均出自灵隐寺。

2、发扬学术研究的传统 发掘资源 开拓进取

历史上灵隐寺高僧辈出,大德如林,他们著书立说、传经授业、留下了佛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宝贵遗产。灵隐寺继承和发挥佛教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开展佛教学术研究工作。秉承“慈悲、包容、感恩”的理念,深入挖掘佛教经典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文明发展的内容,作出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浙江佛教稳步践行中国化道路 —— 杭州灵隐寺
✨举办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

  立足杭城,面向世界。连续多年举办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充分挖掘和弘扬佛教文化,组织编写和修订了十多部佛教文献丛书,梳理灵隐寺乃至浙江佛教文化传承的发展脉络和历史经验。践行和丰富“人间佛教”思想,推动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转型,开创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

3、打造专业队伍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组建云林书院、云林梵呗、云林棋禅、云林茶会、云林藏书和灵隐文宣、国际文化交流、佛教非遗保护、佛教文物陈列馆专业团队,强化人才培养,不断充实骨干力量,面向社会,开展活动,并逐步走出国门。灵隐寺僧众素质逐年提高,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70%,并培养或引进了硕士生和博士生。

浙江佛教稳步践行中国化道路 —— 杭州灵隐寺
✨云林书院文化走读活动

4、积极配合中国佛教协会开展活动 带动僧才培养  

积极配合中国佛教协会连续12年举办佛教讲经交流会,连续多年举办佛教论辩会、佛教巡讲会。从2018年开始,“中国佛教讲经法师研习班”和“高级研修班”,都在灵隐寺开班。同时,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落户灵隐寺。灵隐寺帮助整理总结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的优秀成果,汇编《经典阐释——中国佛教讲经交流文集》、《法音宣流——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讲经集》。

浙江佛教稳步践行中国化道路 —— 杭州灵隐寺
✨举办中国佛教协会讲经交流会

  疫情期间,灵隐寺配合中国佛教协会完成《全国佛教界同舟共济抗疫情》《心经》祈福梵呗视频的创作录制;完成《护生》系列动画视频的制作。制作的视频,均由中国佛教协会对外发布,或由电视台向社会公众播放。这些,对培养僧才利用新媒体宣传灵隐文化,提高能力很有帮助。

(未完待续)

​供稿:杭州灵隐寺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编辑:泷中的头像编辑:泷中
上一篇 2021年8月9日 上午9:45
下一篇 2021年8月9日 下午4: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