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佛教中国化 • 讲经 ▍从《普贤行愿品》看高僧大德的爱国精神

来源:福建省佛教协会    时间:2022-09-15 17:38

福建佛教中国化 • 讲经 ▍从《普贤行愿品》看高僧大德的爱国精神

从《普贤行愿品》看高僧大德的爱国精神

贤活法师

(仙游极乐寺监院)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普贤行愿品》是四十品《华严经》的最后一品,是整部《华严经》关键,其所阐述的核心是行菩提心。大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分为愿、行二菩提心。此二菩提心中犹以行菩提心为重,如《入菩萨行论》中说:“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福建佛教中国化 • 讲经 ▍从《普贤行愿品》看高僧大德的爱国精神

如何行持行菩提心,其内容十分深广。践行爱国精神,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佛教的优秀传统。历史上涌现的一批又一批高僧大德,将爱国精神作为自己行菩提心的展现。《普贤行愿品》中含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大德们彰显大乘精神、践行普贤行愿的航标。具体体现在: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世界观,由此建立起广大的生命格局,将整个国家作为自己生命的背景;感恩报恩的人生观,因深刻感念国土恩、三宝恩、父母恩、众生恩,从而将无我利他、报恩回馈作为自己毕生的行愿;圆融无碍的价值观,因为打破一切的人我对立,建立起自他不二的思想观念,所以能够慈悲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这是中国大乘佛教的核心价值观的完美诠释,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深厚的天下情怀、讲仁爱、重民本、中庸圆融的传统精神深度契合,也将高僧大德们热爱祖国和慈悲济世的心境诠释地淋漓尽致。

福建佛教中国化 • 讲经 ▍从《普贤行愿品》看高僧大德的爱国精神

(一)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世界观

《普贤行愿品》中深刻体现了法界缘起的世界观。法界缘起是《华严》的境界,体现在《普贤行愿品》中,即是每一个大愿王都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的广大格局;每个愿王最后都会有“如此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的无尽之相。以“不思议解脱境界”作为普贤行愿的世界观,含摄诸法显现无边广大不可思议,诸法本体甚深不可思议,事理不二不可思议,以及诸法互相含摄、重重无尽不可思议。这种不可思议的世界观在大乘行者身上的展现便是以“法界缘起”的眼光看世界,以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生命背景,无论是海峡两岸,还是全世界,都共同生存于缘起无尽、时空无尽的重重法界当中,“一切诸法本自融通无碍”,不同的缘起之间相互依存、交织,不一不异。而这种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在高僧大德的身上更是得以充分体现。

出生于福建古田县的圆瑛法师,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爱国高僧。法师曾说道:“国民生于宇宙之间,在国家领土之内,爱国一事是人的天职,所以古人云:‘国家存亡,匹夫有责’,我之所以奔走各方,宣扬佛教大慈悲、大无畏、大无我主义,只是站在僧界立场,履行爱国天职。”这也是《普贤行愿品》中的世界观之体现。这样的生命格局,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自他不二的关系,自觉地将自己与整个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将国家的安定与自己的安乐视为一体两面。基于这样的世界观,圆瑛法师主张以大乘佛教义理的实践而积极入世救世,以身事佛,践行菩提大愿。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法师不顾自己的安危挺身而出,团结佛门僧众共赴国难。他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第一京沪僧侣救护队,深入前线,救死扶伤,护送难民,展现了出家僧侣“忘却身家之我见”,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爱国精神,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法师曾对身边的弟子说:菩萨慈悲,“不能一任强暴欺凌迫害”,“不能坐视弱小无罪者横遭杀戮”,“作为佛家弟子应秉承菩萨原义,行救苦救难之责。”“淞沪会战”期间,很多人因战乱流离失所,圆瑛法师成立难民收容所救济难民。当国内抗战需要物资支持时,圆瑛法师亲赴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组织华侨募捐委员会,提倡“一元钱救国运动”,募得巨款支援抗日救亡运动,并借讲经说法宣传救国道理。以圆瑛法师为代表的爱国高僧,以无我利他的深广大爱,普洒一切有情众生;以最庄严的方式守卫着众生,完成对生命最圆满的觉悟。

(二)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懂得感恩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乘佛法提倡通过体会无边众生的真实恩德,发起广大报恩之行。《普贤行愿品》在展现感恩报恩的人生观时,进一步提出了“菩提属于众生”的圆满觉悟。“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菩萨要想成就菩提之果,唯有从众生的份上累积资粮,若没有众生则一切菩萨不能成就无上菩提。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菩萨立足于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把自己安置于无限生命的大背景中,通过对众生恩德纵向、横向两方面的体会,在空间和时间上觉悟自己与一切生命的联系,从而以一颗出世的佛子之心,入茫茫红尘,精进无间地做饶益有情之事。

福建佛教中国化 • 讲经 ▍从《普贤行愿品》看高僧大德的爱国精神

妙湛老和尚

中国自古便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中国佛教也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慈悲济世情怀,许多佛教界高僧大德通过力行佛教慈善事业,广行“八万四千善行”来造福众生、回馈祖国,妙湛法师即是其中之代表。当年他看到许多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人,从心中生起“我们佛教徒应多做一些社会慈善福利事业”的悲愿。法师用心感受众生所遭受的种种苦,众生需要什么,他就去做什么。面对那些遭受地震、洪涝灾害、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灾民,妙湛法师便去赈灾济贫;面对因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学生,法师便去资助学业;面对贫穷落后的地区,法师便去助建乡村与学校;面对孤苦无依的老人,法师便去慰问关怀;面对身患重症无力医治的病人,法师便去布施医药。他对众生慷慨解囊,广大布施,对自己却极为俭朴,力行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甚至出门都不带侍者,将省下来的费用全部用于慈善。妙湛法师说:“要行菩萨道,要做慈善事业,就要到群众中去,就要到红尘中去。”在妙湛法师的悲心宏愿的摄受下,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于1994年成立,以爱国爱教、慈悲济世为宗旨,“人溺己溺、济世救困”,以实际行动向全社会传递慈悲的情怀,激发起更多人的善心和道德感。即使年逾八旬,法师还经常亲自慰问厦门社会福利院、孤儿院、养老院、聋哑学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勿忘世上苦人多”的遗训。

福建佛教中国化 • 讲经 ▍从《普贤行愿品》看高僧大德的爱国精神

妙湛老和尚探望孤儿,为孩童喂饭

妙湛法师曾说:“众生的病苦,就是我们的病苦,这样子想,度众生的心才会恳切,能替代众生承受所有的病苦而毫无怨言,就是菩萨。”这正是《普贤行愿品》中感恩、报恩的佛教人生观的真实反映,也是佛教爱国精神在服务社会、关爱社会中的具体实践。

(三)圆融无碍的价值观

众生是缘起法,若按依处、种类、受用等划分,便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如《普贤行愿品》中说:“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面对一切生命的差异性,菩萨只有超越一切的对立,认识到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是相即不离、彼此摄入的关系,才能将充满二元对立的现实世界转化成“事事无碍”的圆融法界。由此,菩萨才能以平等无碍的心性,精进无间地救拔众生的苦难,恒顺一切众生,从而真正做到“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

福建佛教中国化 • 讲经 ▍从《普贤行愿品》看高僧大德的爱国精神

慈航法师(前排左起第七位)在台湾新竹灵隐寺

随顺即是随顺时代因缘、众生所需,而行利他之事。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这个目标,两岸诸多高僧大德身体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慈航法师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抗战胜利之后,重回祖国怀抱的台湾百废待兴,慈航法师放弃新加坡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地赴台弘法,在台湾佛教的发展中发挥出关键作用。法师通过兴办台湾佛学院,四众兼收,培育僧才,并创建了汉传佛教的学修理念,延续起海峡两岸在佛教信仰和文化上的认同感。在异常艰苦的岁月里,他用生命保护和接引几十名大陆赴台的僧青年,培育出一批台湾佛教的中坚力量。慈航菩萨曾多次对弟子们说:“今生今世,我唯一的心愿是祈盼返回大陆,寻根谒祖祭拜恩师,聊报法乳之恩于万一。”受慈航菩萨影响,这些僧青年始终牢记推动祖国统一的使命。他们中如星云长老、净良长老等,是两岸统一的坚定支持者,为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法师通过培养汉传佛教人才,弘扬汉传佛教理念,使汉传佛教的信仰和佛教文化融入台湾社会大众,为祖国和平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历代高僧大德孜孜不倦的菩提行愿,在历史的长河中薪火相传。作为大乘佛法和爱国精神的传承者,我们要接过前人的精神火炬,扛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佛教智慧,让普贤行愿、爱国精神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大的光彩。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编辑 志斌的头像编辑 志斌
上一篇 2022年9月15日 下午3:36
下一篇 2022年9月15日 下午6: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