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珠海市普陀寺 时间:2022-10-03
从水陆法会中探析佛家积极人生态度
水陆法会,“法界圣凡冥阳两利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之简称。随着历史的演变,形成了完备的佛事仪轨。一些相关学者意识到,水陆法会对佛教的正确发展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所以不断在探析佛教对个人、团体以及社会的积极作用,从而进行着丰富的阐释,也赋予了佛教发展的丰富哲学内涵。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悠久而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组成部分。佛教有很多功能,治疗改善人心、稳定社会、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佛教中最为流行的佛事便数水陆法会了。本文从“水陆法会”入手,为广大善众探析佛家智慧。
祈福超度,亦是禅定修行
水陆法会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从思想上融汇了儒家的忠孝与仁义、道家的道法自然,倡导怀感恩之心面对世间众生。在参会的过程中,养慈悲、修禅境,耳不听声、肤不接触、睛不观色、舌不尝味,整场法会是祈福超度,亦是禅定修行。大乘佛教发挥着自己的积极作用,予以大众重要影响。
人不可无世情
水陆法会流传了一千五百多年,是佛教中最隆重、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影响力在被不断提高,是汉地寺院基本上必办的法会,集放生、斋天、焰口、拜忏、诵经、念佛等多种佛事。
人不可无世情,佛法不离世间觉。水陆法会普度圣凡、冥阳两利,功德广大。正如印光大师在《水陆仪轨》的序文中指出水陆法会的功德说:“水陆之利益非言所宣,当人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先亡咸生净土,所求无不遂意。并令历劫怨亲,法界含识,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
有舍有得,因果相应
水陆法会以食施、法施为方式,使蒙受深重苦难的六道众生得到救助。其间包含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百姓得离苦”的菩萨精神以及“舍”的理念。这一精神及理念融入大众的生活日常之中,将转化为回报社会、服务人群的自觉行动。佛法所蕴涵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取向对于社会活动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当代水陆法会的举办,期盼信众发起慈悲善念,自利利他,使人心和谐慈悲,有舍才有得,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
自我观念人格的体现。佛法倡导“无我”,只有领悟“无我”,勇于放下我执,以一颗慈悲心应世,才能驱除烦恼。这与“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理念一致。水陆法会中集中体现了善良、孝顺、仁慈,为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精神资源。佛法不只是放在藏经楼,它可以活用于日常生活,佛教的正向发展,有助于我们对世俗道德的吸纳和升华并构成对世俗伦理的补充和促进,深化对生命的感悟。
启建“水陆法会”的主要目的,是以其特殊功德,祈求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祈福超度、冥阳两利。佛法像是一种凝结剂,使有着共同信仰的大众联结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息是非、化解矛盾的作用。
水陆法会作为佛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在社会伦理、群体整合、个人心理等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价值的挖掘和发挥与整个时代的发展进步相契合,意义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