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 | 养立法师:祖庭的传承与发展——从农禅并重到文禅并重

来源:江西省佛教协会 2024年10月19日

     2024年10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浙江宁波雪窦山举行,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专家学者等约800人出席。本届论坛以“同愿同行·和合共生”为主题,由主论坛、分论坛、新媒体论坛、电视论坛以及佛教文化主题展览等活动组成。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养立法师出席论坛并发言。

     在 “名山与祖庭——佛教的法脉传承”分论坛上,佛教界代表和专家学者相聚一堂,探讨在当今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发展祖庭文化,让佛教法脉绽放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养立法师发表了题为《祖庭的传承与发展——从农禅并重到文禅并重》的论文,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曹洞佛学院在佛教中国化的时代背景下,依托曹洞宗祖庭——曹山宝积寺丛林传承“农禅并重”祖风并创新性地提出“文禅并重”的理念。同时,也深刻剖析了“文禅并重” 在佛教现代文明的理论实践路径,展示了“文禅并重” 在曹洞佛学院“应用佛学”教学体系上的实践过程及成果。以下为发言原文。

养  立

2024 年 10 月

一.“文禅并重”的理论依据—植根于佛教中国化大背景

     宗教中国化,意味着我国宗教认同中国文化,融入中国文化。在今天,宗教中国化的重点就是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浸润,坚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结合的道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它蕴含了人的价值体认同和此岸性、普遍的实践性及道德关怀,更在伦理中体现出入世情怀和人文实践。

     佛教在早期与道家老庄思想契合,又采纳儒家人文精神主流表述体系,形成唐以后的佛教中国化,而佛教中国化的转变是根据“人神平衡论”来完成的。从尚书《甘誓》、《汤誓》、《牧誓》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天命”、“天罚”转化到人事,把人德提升到天命、上帝平行地位。“人德” 和“天命”构成了人类文明中第一轴心时代的“人神平衡论”。在教义表述上,禅宗六祖表达成“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 佛”,进而完成了从“人性”到“心性”再到“佛性”的“人佛平衡”。在翻译“佛”这个概念中,从“大丈夫”到“天人师”再到“佛”,由此系统完成稳定性传承理路。被欧洲人誉为“东方三圣人”之一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其塑像至今仍矗立在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

     众所周知,佛教中国化的高峰就是禅宗的出现。从僧团制定的系统性的寺院规章来看,通过确定“农禅并重”的禅修和生活方式,让“农禅并重” 成为佛教中国化在古代最为典型的标志。从其特有的“道德性与群众性”逐步升华成为具有独特“文化性与文明性”的“文禅并重”。在八十年代,赵朴老提出佛教是文化这一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强调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党的二十大上,习总书记又对“五个文明”进行深刻阐述,尤其是在今年 6月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思想,为“文禅并重”理念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

     2013 年曹洞佛学院创新性的提出了从“农禅并重”到“文禅并重”的理念。“文禅并重”的创新是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强调的“文化自信”和“五个文明”的深刻阐述,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两个结合”思想的切实践行,是对“人间佛教”思想的有力佐证。

二.“文禅并重”在佛教现代文明的理论实践路径

     曹洞佛学院继承曹洞宗建宗立派的方法论完成新时代佛教从文化到文明的理论实践路径。曹洞宗的开山祖师本寂禅师借鉴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易经》中“坎离”的哲学概念来解释佛教的“般若”思想。在《易经》“贲卦”中提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主卦是离卦,义为阴柔,卦象是火;客卦是艮卦,义为阳刚,卦象是山,刚柔交错成文是天象。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文明而有节制是是社会人文现象。王弼对此作出的解释:“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程颐在《伊川易传》中解释为:“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在《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经典名言,朱熹又说:“止者,必至于是,不迁之意”。由此可见,“贲卦”中“止”的思想与佛教“戒定慧”三学理论交相呼应。

     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五个文明”,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性理论,而佛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哲学支撑,同时在实践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转变现代机械论自然观、共建美丽中国、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佛教与生态的相遇不仅成为佛教融入现代社会的重要表现,而且体现出佛教的确为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而禅宗也是在“涅槃”和“般若”平等不二的思想支撑下广结“世界缘”和“众生缘”。曹洞佛学院将佛教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相结合,更好的推进佛教中国化、现代化。

三.“文禅并重”在“应用佛学”上的教学实践

(1)传承曹洞宗建宗立派的历史传统构建“佛教三观”信仰体系。

古代的曹洞禅法以“五位君臣”为特点。本寂禅师通过《易经》的“坎离卦”水火既济,提出“五位君臣”,“君”是理为正,“臣”是事为偏,“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

“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这一思想内涵体现了“五位君臣”与“华严三观”(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位君臣”的至工至妙,除了可用语言文字表达外,还可以《易经》三爻五卦演示出来。从三爻五卦看,以正为阳爻,偏为阴爻,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变成三爻,变尽为五卦(即“贲卦”,由艮卦“☶”和离卦“☲”组成)。

(2)“文禅并重”思想构筑的“应用佛学”课程体系

①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为主线,做“双通人才”的培养者。

     从《佛十号经》,从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论》到六祖慧能大师的《六祖坛经》,再到“本寂语录”,曹洞佛学院实现了对传统佛教经典和教义教规系统而深入的教学。

     此外,我院与北京大学合作创办了“北大曹山讲堂”,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组织并邀请国内外各界最顶尖的专家、学者、教授来学院讲座交流,目前已完成 184 讲期,共 368 学时的课程。另外,国学经典课程完成 104 讲,共 208 课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总计完成 288 讲,共 576课时课程。通过引导师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构筑佛教生态文明理论,积极融入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社会中。

     佛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而积淀其中的亲生态特性早已融在了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点滴生活之中,这为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可能性。佛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哲学支撑,同时在实践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转变现代机械论自然观、共建美丽中国、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都秉承了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一观念蕴含着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与价值观,而且指导着古代中国人的生产生活,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形成了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优良传统,这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念提供了理论支撑。

     曹洞佛学院赋予“农禅并重”新时代新内涵,将出家人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主义社会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创新理念相结合,扶持了四个乡镇,帮助 274 户农民脱贫。学院和帮扶的乡镇也被纳入到江西“十三五规划”的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将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了从“农禅并重”到“文禅并重”的革命性转变。

③以禅宗文化核心理念为主线,为社会提供公共精神文化产品

     有学者将中国传统自然美学的特点归纳为玄对山水、游目畅神等,他们认为中国传统的自然审美是在“道”“玄”等形而上学预设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采用的是一种“濡化”方式来改变自然,在此意义上,中国文人尊重自然的同时,自然也被人文化了。禅宗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这一特点更是充分体现,如禅师们关于见是山水的悟境表述,千江水月、黄花翠竹皆是般若真如的比喻等,在禅宗公案中俯拾皆是,体现出中华文化人文与自然相互浸润的特点,以及在审美意趣上的一贯性。曹洞佛学院佛教艺术专业含摄以佛教文化和禅的精神为支撑的诸多艺术形式,以“美学”为特点的教学,通过中国书法、信息艺术设计、绘画、摄影、篆刻、瓷板画、沙画、设计、雕塑、文学、抄经、插花等形式,表现禅文化“美学”。

     十年前,曹山首倡“三宝供花”(“佛宝”寓意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通过“五位君臣”禅法理论体现,“僧宝”用心创作曼陀罗来呈现),十年如一日,我们连续十年在佛菩萨圣诞举行“三宝供花”。用花来链接生态文明之“文”与“禅”,缘起于“拈花微笑”的禅宗诞生典故,借花隐喻悟道的境界,反映了禅宗独特的审美意境,寄情山水的自然审美观更有利于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到平衡,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审美指导,如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即将生态文明贯穿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④发挥人间佛教在人间,积极开展社会人文关怀活动。

     党的二十大提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尤其是为促进社会和谐、宗教和顺指明了方向,曹洞佛学院秉持“人间佛教”的精神,发挥人间佛教在人间,积极开展社会人文关怀活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爱国兴邦、济世利民已融入到曹山人的血脉当中,与党和政府画好更大的同心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曹洞佛学院佛教养生专业中具有医师资格的 12 名老师为核心志愿者团队,积极全程参与了一线医疗救助,获得了“江西省抗疫先进集体”称号。

     此外,曹洞慈善基金会在第一时间发起了“保护白衣天使行动”,在国内外筹措公共卫生资金超过 1000 万元,被江西省人民政府选送推荐为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志愿者团队候选团队。积极引导僧团与信教群众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做好社会和谐的促进者。

     在培养服务性人才方面,曹洞佛学院佛教养生专业以国家提倡的“健康中国”战略为核心,以服务僧团的身心健康为基础,培养了一支以科研为引领,应用实践型的复合人才队伍。曹山中医团队研发的科技成果,在江西抗疫中得到全面转化,团队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系统抗疫先进集体”。教学实践基地“曹山中医医院”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项目——乡村中医旗舰示范医院,现辐射乡村服务人口超过 100 万人。同时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了两年的“安宁疗护临床心性关怀培训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他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时代新起点,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运用佛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教义为创建人间净土的生态理想的践行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动力。新时代新起点,我们将担当使命、奋发有为,我们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三三两两的头像三三两两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