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旃檀精舍 时间:2022-10-19
在1992~1994年洞窟前的考古发掘中,于云冈第20窟前露天大佛前发现了垒砌十分规整的“凸”字平台(见《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16日《云冈窟前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及其中央无任何磨损的三道九层台阶(图1a.b),并根据地层关系确定其为北魏至辽代时期的遗存。有研究者查阅中国古建筑信息,曰为“连三踏跺”也。但与高大佛像及其周边环境空间相比较,眼前的古代“连三踏跺”显得异常娇小玲珑,并且位于大佛像禅坐双腿前方较近的位置,这是提供给参拜者拾级而上的台阶吗?多年来,这一问题每每萦绕在笔者的思绪中。
2015年8月初,“2015跨文化亚洲佛教艺术工作会议”在云冈召开,会上有韩国首尔大学教授李柱亨在介绍犍陀罗艺术的研究成果时,展示了一幅似为红色岩石雕刻的犍陀罗式佛教艺术作品(图2):画面上部中央正面雕刻了三道向上的阶梯,中央阶梯口雕刻佛陀立像,两侧阶梯口各立护法天王;三道阶梯的左右和下方布置表达佛陀“诞生”、“降魔”、“说法”、“涅槃”等四件大事的图像。显然,此石雕板所示内容为佛经故事“忉利天为母说法”。这是表现释迦牟尼佛上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后沿“三道宝阶”还下的故事,因而亦称“三道宝阶”。
面对图像中央垂直向上的三道阶梯,笔者直接联想到云冈露天大佛前的三道台阶,其与犍陀罗艺术图像的“三道宝阶”布局十分相近。虽然犍陀罗浮雕板上的三道宝阶,是一个意义明确的图像表达。而露天大佛前的九层三道台阶,似为具有实物性使用价值的台阶建筑之“连三踏跺”。但如上述,不仅露天大佛前的三道台阶娇小玲珑,且与古建筑记述之“四条垂带拢着三组踏跺石”之形制不同。三组踏跺石各自以高于两侧的垂带浮现于上,所谓“四条垂带”也只是以两条宽、两条窄的形式出现,成为三组踏石的基础承托。
由此,笔者在不排除此为中国传统台阶建筑之“连三踏跺”的变化形式基础上,推测其是佛经故事“三道宝阶”的象征形式。
理由是:
1、露天大佛前的“连三踏跺”,是“三道宝阶”佛经故事的图像转化形式,这一转化形式与犍陀罗石雕图像“三道宝阶”具有借鉴作用。云冈石窟有将图像形式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实物形态的做法。如将佛教图像中的莲花雕刻于洞窟内外地面上(第9、10窟列柱外地面,第5-11窟内地面等)以象征莲花净土、将弥勒阁楼置于第3窟平台上以表达阁楼之于高处等等。
2、露天大佛前的“连三踏跺”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如上述,与高大佛像及其周边环境空间相比较,露天大佛前的北魏“连三踏跺”显得异常娇小玲珑,并且位于大佛像盘坐双腿前方较近的位置,不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做法,结合其出土时“石花”犹在未有任何磨损之事实,应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佛教思想表达。
3、记述“三道宝阶”故事的《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有“四部大众歌呗赞叹,天作伎乐充塞虚空,散花烧香导从来下,阎浮提王波斯匿等,一切大众集在宝阶,稽首奉迎”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