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泉寺数据中心 当阳玉泉寺 时间:2022-12-21
进到寺庙我们应该从何开始看殿堂庙宇呢?
在一座佛寺中,殿宇建筑很多,根据宗派之不同,寺中之殿阁楼台建筑多少不定,根据时代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总有些相似规律可循。
中国的佛教寺院建筑一般分为依山式和平川式两种。与此相适应,寺院布局则分为石窟寺和塔庙两种。其中中国化的代表则是塔庙的演变,先有塔殿的位置变迁,后逐渐形成伽蓝七殿的经典模式。


石窟寺基本上是仿照印度的支提窟模式。“支提”,也称“招提”,依山开凿。有的洞正中有方形的塔柱或佛龛;有的窟正中后靠壁前雕刻大佛,左右有菩萨、天王分侍。如龙门石窟中唐高宗咸亨年间开凿的奉先寺,主像卢舍那佛雄伟壮丽,两旁的迦叶老成持重,阿难温和虔诚,菩萨肃穆端庄,天王蹙眉怒目,力士威武强悍。十一尊群像,布局严谨,气势宏伟,非一般泥塑木雕像可比。石窟寺的建凿盛行了五六百年,唐代达到了顶峰,宋以来就直走下坡路了。

塔庙最初也是参照印度佛教的浮图寺设计,中国特色的佛寺布局大致在东晋南北朝基本定型,以院落式的格局,层层深入,引人入胜。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当时的寺院习称“浮屠祠”,礼拜塔中舍利是当时信徒巡礼的主要内容。庙前有廊庑围绕,正中院庭的前后有殿堂,房院为僧房。隋唐以后,造巨像成风,佛殿普遍代替佛塔,佛塔渐渐被挤出寺院,或另辟塔院,或置于寺前后或两侧。许多寺庙实际上已经没有塔。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寺院的整体布局经历了许多演变,简单来说就是塔与殿的关系。
独尊佛塔时期——前塔后殿时期——塔殿并列时期——前殿后塔时期

北魏洛阳永宁寺“以塔为中心”

应县木塔“前塔后殿”

正定开元寺“塔殿并列”

一塔寺“前殿后塔”

禅宗兴起后,提倡“伽蓝七殿”制。
七堂为唐宋有所不同。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
唐:
1.佛塔(舍利塔)
2.大雄宝殿
3.经堂
4.钟鼓楼
5.藏经楼
6.僧房
7.斋堂

宋代:
1.佛殿
2.讲堂、法堂
3.禅宗
4.库房
5.山门
6.西净
7.浴室
宋代,汉传佛教寺院殿堂建筑平面布局逐渐模式化,形成了“伽蓝七堂制”。
我们现在所谓寺庙格局,成型于宋代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

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禅堂。

中国佛寺建筑大略可分为修道区与生活区两大部分。基本的建筑包括佛殿、法堂、禅堂、僧寮、库房、大寮、山门等七堂伽蓝。

如果加以细分,修道区又分为两类:安置佛、菩萨像和祖师像的大雄宝殿、弥勒殿、药师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伽蓝殿、罗汉堂、祖师堂、宝塔等;
供讲经集会及修道用的法堂、衣钵寮、丈室、禅堂、念佛堂、藏经楼、云水堂、钟鼓楼等。


生活区的建筑有五观堂、香积厨、库房、客堂、寝堂、茶堂、延寿堂、寮房等。就整体建筑的格局而言,寺院的建筑,当以能外现庄严的寺宇,内秘僧伽生活行仪的建筑为宜。
以上是常见的寺院建筑模式,因地理环境、地形等原因和宗派的不同,有些寺院的建筑模式也有所变化,形成了佛教寺院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
不同时代的寺院建筑,佛教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严谨对称的结构布局,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庄严浑厚,身处其间,不仅能让人感受到平静、力量和心安,还给世人营造了个脱离尘世繁琐的一方净土。
寺院规模有大有小,很多寺院经过后世扩建,增加了许多建筑,规模庞大,但不论大小,汉传佛教寺院的平面布局在唐宋时期逐渐独立形成固定格局,每座汉传寺院最基础最核心的建筑不尽相同,一般院落布局坐北朝南,由山门进入,东西钟鼓楼、天殿、大雄宝殿、法堂坐落在同一中轴线上。有些寺院最后还另涉毗卢殿、藏经楼等建筑。
佛教寺院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上,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聆听晨钟暮鼓、磬渔梵唱,庄严的殿宇本身就发挥着无言的说教。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