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云岩昙晟禅师之法嗣,俗姓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良介禅师幼时曾跟村里一位出家师父学习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当他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句的时候,忽然生起大疑惑,以手扪面,问师父道:“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他的师父一听,惊诧不已,知道他不是常人,便对他说:“吾非汝师。”并指点他前往五洩山投灵默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落发。出家后,二十一岁又往嵩山受具足戒。
良价禅师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他曾先后参礼南泉普愿及沩山灵佑禅师,后又礼谒云岩昙晟禅师。
见云岩禅师后,良价禅师便举慧忠国师无情说法公案,并问道:“无情说法,甚么人得闻?”
云岩禅师道:“无情得闻。”
良价禅师道:“和尚闻否?”
云岩禅师道:“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
良价禅师道:“某甲为甚么不闻?”
云岩禅师于是竖起拂子,问道:“还闻么?”
良价禅师道:“不闻。”
云岩禅师道:“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
良价禅师道:“无情说法,该何典教?”
云岩禅师道:“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
良价禅师一听,言下有省,遂述偈呈师,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
在云岩座下参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一日,良价禅师辞别云岩禅师。
云岩禅师问:“甚么处去?”
良价禅师道:“虽离和尚,未卜所止。”
云岩禅师问:“莫湖南去?”
良价禅师道:“无。”
云岩禅师又问:“莫归乡去?”
良价禅师又道:“无。”
云岩禅师道:“早晚却回。”
良价禅师道:“待和尚有住处即来。”
云岩禅师道:“自此一别,难得相见。”
良价禅师道:“难得不相见。”
临行前,良价禅师又问云岩:“百年后忽有人问,还描画师真影否,如何回答?”
云岩禅师默然良久,道:“只这是。”
良价禅师一听,便沉吟。
云岩禅师道:“价阇黎承当这事,大须审细。”
虽经云岩禅师点拨,良价禅师此时仍然对云岩禅师的“只这是”一语,存有疑惑。
离开云岩后,一天过河的时候,良价禅师无意朝水中一看,发现了自己的影子,遂大悟前旨。作偈曰: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良价禅师悟道后,先于唐大中(847-860)末,住新丰山,接引学众,后盛化于豫章高安之洞山。
洞山良价禅师圆寂于咸通十年(869),春秋六十三岁。他的入灭极富戏剧性,体现了禅者在生死面前的大自在。
良价禅师入灭前,曾向徒众示疾。时有僧问:“和尚违和,还有不病者也无?”师曰:“有。”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师曰:“老僧看他有分。”曰:“未审和尚如何看他?”师曰:“老僧看时,不见有病。”师乃问僧:“离此壳漏子,向甚么处与吾相见?”僧无对。
于是良价禅师便示颂曰: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说完偈子,良价禅师便命弟子帮助他剃发、澡身、披衣、然后鸣钟集众,登座告别,俨然而化。大众久立,见师不语,始知良价禅师已去。一时恸悲号哭,过了好几个时辰,也停不下来。
良价禅师忽然睁开眼睛,呵斥大众道:“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
于是便命令主事操办愚痴斋。众人因恋慕良价禅师,希望他能多活一段时间,故意拖延时间,这样过了七天,斋食方准备完毕。那天,良价禅师亦随众用斋。斋毕,良价禅师示众道:“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
说完便归丈室,端坐长往。后谥悟本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