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岁老和尚的生活,让众多佛弟子无地自容

来源:虚云文化亭  时间:2023-05-25


你可曾见过这样的出家人?117岁高龄时,仍然每天深夜十二点左右才休息,凌晨两点就起床打坐,约三点半起来洗漱。很多大大小小的事都亲历亲为。

绍云长老从这位老和尚的身上看到了真正修行人的模样:环境愈是艰苦,道心愈是坚固!

117岁老和尚的生活,让众多佛弟子无地自容

绍云老和尚

/绍云长老

117岁老和尚的一天

修行的人,环境愈是艰苦,道心愈是坚固。老和尚常说: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当时,已是117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

晚上六点到禅堂里讲开示,八点以后,开始翻阅来自各地的信件,信件有时一天多达百多封,他老人家都要一一过目。若是重要的函件,他便亲笔回复;若是一般书信,他说明意思,就由我们代复。

平常都要深夜十二点左右才休息,翌日凌晨两点又起床打坐,直至打四板,即大约三点半,才起床洗脸。

他不用牙刷、牙膏,只用温水漱一口水,然后吐在毛巾上,先洗双眼,再洗整个面部。他说这样洗,可防止眼疾,且能增加视力。

洗过脸后,就到佛前礼拜,之后又回到床上打坐。那时,我们就开始上早殿了。早殿后稍微休息一会,闻打板声大众就往斋堂过早堂了。

被丢掉的又苦又涩的红薯皮,老和尚捡起来全吃了

当时,山上的生活很艰苦,开发的田地不多,收成的谷子也很少。因为红薯粗生,收成较多,每年七月份开始,直到第二年的三月,都是吃红薯的季节。而红薯的叶子和枝干,就是我们的小菜了,有时连蕃薯根和叶也没有,就只有炒咸盐,加进稀饭里吃。

  117岁老和尚的生活,让众多佛弟子无地自容

118岁时的虚云老和尚(摄影:云居山真如禅寺)

每天过早堂吃的稀饭,只是一点点的米,混了多多的红薯一起煮的。中午吃饭呢,虽然当时师父们吃饭吃得很多,也只是随便弄一点小菜,有青菜已算是很好的了。晚上,是没有饭或面的,只有煮一些蕃薯或是马铃薯,放在斋堂里面,要吃药石的就自己去弄一点,但是吃的人很少。

老和尚吃的稀饭和菜,都是由我们从大寮里打的,跟大众师父们吃的一样。如果没有客人的话,他从不多加一道菜。他老人家那种节俭简朴的生活,我们现在想起,还记忆犹新。

云居山地势很高,海拔一千一百多米。冬天气候很冷,低至零下十七八度。收藏在地窖里的红薯,经不起寒冷的空气,皮都发黑了,煮熟后吃起来很苦的。

有一次,我和齐贤师一起在老和尚那里吃稀饭,吃到了那种又苦又涩的红薯皮,便拣出来放在桌边上。老和尚看到时默不作声,待吃过稀饭后,他老人家却一声不响地把那些红薯皮捡起来都吃掉了。当时我们俩目睹那情景,心里感到很惭愧、很难过。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不吃红薯皮了。

事后,我们问他说:您老人家都这么大年纪了,而那些红薯皮好苦啊!你怎么还吃得下去呢?老和尚叹了一口气,对我们说:这是粮食啊!只可以吃,不可以糟蹋呀。

一粒米也不可以糟蹋

又有一次,江西省宗教事务处处长张先生,到山上来探望老和尚。老和尚自己加了几道菜,请他吃午饭。张处长始终是个在家人,不懂得惜福。当他在吃饭时,掉了好几粒米饭在地上,老和尚看见了也不说话。等吃完饭后,他才自己弯下腰来,一粒粒地把那些米饭从地上捡起来,放进口里吃下去。使得那位张处长面红耳赤,很不自在。

他一再劝老和尚说:老和尚,那些米饭已掉在地上弄脏了,不能吃了。

老和尚说:不要紧啊!这些都是粮食,一粒也不能糟蹋的。

处长又说:你老人家的生活要改善一下啊!

老和尚答:就是这样,我已经很好了。

老和尚的身体很好,早上除了吃两碗稀饭外,有时还会吃一点马铃薯。中午吃两大碗米饭。晚上有时吃一小碗面条,或者吃一点稀饭。听他说:他晚上开始吃药石,是从云门事件发生后才开始的,在此以前,他老人家一直都是过午不食的。

他的牙齿特别好,记得有一次,有个居士送了一些炒熟的蚕豆上山。老和尚看到我们在吃,他也要吃。我们说:这东西很硬的,你老人家牙齿行吗?他一言不发,拿起蚕豆就吃起来了,吃得比我们还要快,我们甚感意外。

补了又补的草席和烂衲袄

他老人家是很节俭惜福的,他睡的草席破了,要我们帮他用布补好。不久后,在同一个地方又破了,实在补无可补。

我们就对他说想把草席拿到常住去换一张新的。那时,一张草席只不过是两块人民币左右,不料他老人家听后,便大声地骂:好大的福气啊!要享受常住上一张新席子。我们都不敢作声了。

  117岁老和尚的生活,让众多佛弟子无地自容

1957年夏,虚云老和尚与云居山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舍全体师生合影。( 摄影:云居山真如禅寺)

无论是冬天或夏天,他老人家都只是穿着一件烂衲袄,即是一件补了又补的长衫(禅和子们叫它做百衲衣)。冬天就在里面加一件棉衣,夏天里面只穿一件单褂子而已。

老和尚时常开示我们: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

意思是, 修慧参禅一定要明白道理,道理就是路头。如果想参禅用功,但是路头摸不清楚,对参禅的道理未能领会,那么工夫便很难用得上了。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生死一齐休。至于惜福,出家人在情理上哪里有钱来培福呢?

其实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他经常训诫我们年青的一代说:

你们要惜福啊!你们现在能遇到佛法,到我这里来修行,可能是过去世栽培了一点福报。但是你们若不惜福,把福报享尽了,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福报的人。犹如你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存放在银行里。如果现在不再勤奋工作赚钱,只顾享受,把银行的储蓄全部花光了,那么再下去便要负债了。

所以,老和尚对我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出家人福报太大了,生活上,衣、食、住、行各方面比过去不知道充裕了多少倍。因而,我们在这个福报当中,要更加注意惜福。

有福德的人,修行起来也会比较顺利。如果没有福德,无论修哪一种法门,都会有种种的障碍。

117岁老和尚的生活,让众多佛弟子无地自容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3)
smy的头像smy
上一篇 2023年5月27日 下午3:09
下一篇 2023年5月28日 下午1: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