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顺昌合掌岩 时间: 2021-01-03
2019年夏天的一个平静的早晨,福建顺昌合掌岩万佛石窟引来了第一缕阳光……
合掌岩一山平地拔起,屹立于闽江上游的金溪、富屯溪交汇处,登高临远,可仰察云天俯察地,动观流水静观山。
放眼望去,则有闽山葱葱,绿意满怀之感;注目俯瞰,则有绿水绕城,万家灯火,生机满目之盛;更有钟鼓悠鸣,余音袅袅,焚香礼佛,禅机无限,一派“闽北佛国”之气象。
“合掌岩石窟”是合掌岩西安寺住持本圆法师于2003年率众挖山凿岩、雕刻佛像至今,承世界各地及闽台港澳、两岸四地的十方信众鼎力相助,耗资数亿,近于成形。
“合掌岩石窟”整个石窟呈“同”字形格局,石窟前后共有四个门,前窟有兜率天、般若门、自在门,石窟后门是解脱门。石窟中轴从前厅、大厅、大悲咒洞、连接后通道八相成道、五十三参组雕,以及祖师洞、斗战圣佛洞、千手观音洞、三千佛洞、到念佛堂。石窟后通道、卧佛通道、北通道和西通道总长约500多米,链接各个洞窟,如禅堂、卧佛洞及各个洞窟,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现已建成的大厅中心柱窟,面积16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千人集体诵经、礼佛祈福;中心塔柱8米见方19米高,四面雕刻毗卢佛,塔柱下半部分雕刻千佛绕毗卢,穹顶雕刻飞天;大厅按照东方琉璃世界、南方欢喜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和北方莲花世界,雕刻各类大小佛像5000余尊,全部雕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
合掌岩石窟其工程之大、规模之盛,世间少有。
东三大佛石窟基地的地貌基本为中低山区,东侧坡脚为丘陵,工程区位于合掌岩东侧旧采石场,地势陡峻,地形成垂直断崖,断崖总体地势呈南北走向,山坡西高东低,地形坡降及高差大。根据测量、勘察和稳定性评价分析等一系列科学论证,选择海拔280米高程作为东三大佛石窟的最终选址。
东三大佛石窟工程建设方案刚提出,我们就从选址、测量、勘察、稳定性评价、设计参数优化、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模型模拟、施工图设计分类到施工组织设计,经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科学分析,几易其稿,最后才完整提出东三大佛总体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的最初构想,就是以佛教横三世格局。
所以,东三大佛石窟采用“一窟三佛六菩萨”同窟的方案,也就是说:一个巨型石窟内有三尊百米大佛和六尊菩萨雕像同窟。
东三大佛的设计是以檀越施主的宏愿为出发点,以《佛说造像亮度经》为依据,建造世界级的大像窟,同时,利用巨大的窟体空间和延伸洞体,把石窟寺这个文化遗产中各种各类石窟类型做全,使之成为目前世上最大最高最全的石窟群。
石窟主体以“天圆地方”思路,后厅即三尊大佛呈圆弧型布局,中厅、前厅呈方形布局,窟内地面采用斜坡式,石窟穹顶采取弧线递降,使朝圣的路线逐级上升,空间感逐步扩大逐渐增高,形成佛窟的庄严感。
东三大佛的总体布局是:“一窟三佛六菩萨”,同时又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即中间释迦摩尼佛,加左右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南侧阿弥陀佛,加左右胁侍: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北侧药师佛,加左右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各个单元都是从石窟佛影大门、前通道、前厅、中厅、后厅五段空间到达主佛像。
一、 佛影大门:石窟三个大门采用佛影的造型,整个一百多米高的洞脸雕嵌三个不同造型的佛影,远观如三尊大佛,形成弘大庄严的气势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二、 石窟三条前通道:东三大佛三门三通道构成一个完整的石窟内部交通格局和人流疏散路线,通道两侧墙体和穹顶,按照不同主题雕刻佛教造像。中间通道长75米,宽20米,高15米;两侧通道呈内弧状,长75米,宽15米,洞高12米。
三、 前厅:东三大佛石窟的前厅是一个通廊式的空间,全长260米,洞宽17米,洞高16米。中通道两侧大力金刚和其他功能性小石窟构成一个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的洞内石雕群。这是石窟第一个逐级上升的空间,根据石窟稳定性评价的要求从洞体16米呈开放弧线展开,既节约工程量又满足了视觉仰望的要求。
四、 中厅:东三大佛中厅是一个极其壮观、瑰丽、开放、联通的巨大空间。由西侧两根26米*20米的擎天大柱和东侧12两根拱门柱组成。总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长260米,宽65米,高60米。这个空间十一个拱门精美的组雕和南北两壁的经变故事群雕,以及三个宽敞的台阶、三佛六菩萨的大背景,将是一个石窟内最引人注目的视觉中心。
五、 后厅:东三大佛后厅是整个石窟的重头戏,是最精彩的地方。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六尊菩萨胁伺三尊大佛,以百米之高庄严并列,呈百丈之宽极目佛国;莲花座下成千上万善男信女顶礼膜拜,东三大佛四海宾朋十方信众合掌朝圣;闽北佛国,盛世石窟,蔚为壮观,天下无双。
东三大佛整个石窟实际面积30000多平方米,石窟高达100多米,净深180米,石窟宽近300米,体量之大前无古人。
考虑到石窟使用、保护、管理的具体问题,三尊大佛与六尊菩萨都设计了工作通道。
由于东三大佛石窟纵深70多米才到达石窟主体,自然采光很难满足洞内采光的基本要求要求,所以灯光位置必须预留的。
东三大佛石窟工程是空前浩大的,对未来的工程情况尚有许多未知因素,所以,东三大佛的设计也应该是动态的。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更改、优化、调整设计也是难免的。而且随着大窟的开凿,辅助设施、主题性小型石窟、大窟外的功能性石窟也要根据实际地质状况、实际地形作补充设计。
印度佛教石窟寺文化经由中亚,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西域、河西走廊传到云冈石窟,到达中原腹地。
洛阳龙门石窟的出现完成了其东亚大陆的浪漫之旅。
、
随着中华文化的融合传播,石窟文化又从黄河流域延伸到长江流域,四川的安岳石窟、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以及长江流域和南方的石刻石窟,在佛学、美学、雕塑、壁画、建筑、民族学、文化学等领域完成了吸收、变革、重组、创新的嬗变,并形成了世界石窟寺文化鲜明的中国特色。
石窟寺文化遗产从犍陀罗到合掌岩走了几千年的历程,史无前例的东三大佛石窟工程,更是以全面继承从丝绸之路而来的石窟寺文化,以当代的科技、艺术和建造技艺,在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背景下,在福建沿海的闽江上游,填补了现当代中国石窟寺建设里程碑式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