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闽中伽蓝 ▍卜洲山上兴福寺

来源:福建省佛教协会 2021-07-08
云赏·闽中伽蓝 ▍卜洲山上兴福寺
闽侯祥谦镇有个卜洲村,村里有座卜洲山。在高山环抱的闽侯七里平原,海拔仅25米的卜洲山,几乎不为外人所知。不过,那里有一座寺院,已穿越千年时光。
《三山志》载,寺院始建于宋绍兴年间。初名兴福藏院,后改为兴福禅寺。古时的兴福禅寺不像现在这样坐西朝东,而是坐北朝南。门前是一条小溪,小溪两边是寺院的田地。山僧们边禅修,边耕作,边开荒,寺田一度延至山麓的濑江边。当地人传说,当年从外地移居卜洲村的农民,还曾经租用过寺院的田地。后来不知何因,这里僧去寺空。到清末寺院重建,民间俗称伽蓝寺。后因时局动荡,寺院又日渐残破,趋于荒芜。2013年,住持如忠法师发心重兴寺院,平整土地的时候,挖出不少古砖、古瓦与古陶瓷残片。这些残片经他选择后保留了一部分,他打算请专家予以辨识断代,之后专柜陈列,作为一座千年古寺的历史见证。
云赏·闽中伽蓝 ▍卜洲山上兴福寺
如忠法师来这里的时候,坐北朝南的古寺院已移至靠西的山坡。那寺院占地不大,建筑也稍显简陋。如忠法师察看周边地势,发现卜洲山乃殊胜之地。如能巧借山水形胜重建一座新寺院,必会让小山增色,古寺生辉。
那些年,如忠法师一回回在心中构筑这座未来的新寺院,也在等待机缘的来临。
云赏·闽中伽蓝 ▍卜洲山上兴福寺
今天的人们来到卜洲村,便会看到一座仿唐建筑的寺院,端坐于卜洲山上。新建的兴福禅寺位置前移,占地扩大,高殿敞堂,庄重大气,空间舒朗,视野开阔。从高处俯视,虽然山上的野地比原来少了,寺院却更显生机。普光明殿与西边的小山坡拉开了距离,巍峨的五虎山便如一列巨屏,横亘在寺院的背后。东面七里平原的尽头,前有千家山,后叠金鳌山,云山如画,意境高远。南北两侧的白塔山、开元山,左拥右靠,树荫交映,山气入寺。山下不远处,瀬江富沙湾如玉带环腰。水汽蒸腾之时,轻云淡雾飘至山脚,拥于寺前。远山近水的映衬,使这座临近平畴乡村的寺院,也拥有山寺的超然与宁静,秀丽而轩昂,幽婉且阔朗。  

云赏·闽中伽蓝 ▍卜洲山上兴福寺

“寺院建筑向来重视与周边环境的相互照应,建寺也是造境。”如忠法师如是说。他认为,兴福禅寺是卜洲山上的寺院,其实也是五虎山下的寺院,虽然它与五虎山之间隔着一片田园,只要调整寺院朝向,把主体建筑稍稍抬高,这座千古名山便是兴福禅寺的天然背景,卜洲山就成了托举寺院的一座平台。那么,该选择怎样的建筑样式?如忠法师想到了唐代建筑。它朴实含蓄,庄重大方,简洁明快,舒展开阔,既能与五虎山与七里平原的壮阔境界相契合,又能体现包容与开拓的时代精神。唐式寺院出檐深远,似慈云广被,庇荫众生。为增强这种效果,建筑师在建造普明光殿时,把一般为3.8米长的挑檐延至4.2米。这座寺院的主要佛殿,只有天王殿和普光明殿。普光明殿供奉华严三圣,普贤、文殊两菩萨供奉于殿堂两侧靠墙的角落,毗卢遮那佛像端坐于中,“十方一切佛,共同一法身”的庄严,在这里得到更突出的烘托。南北靠墙的两侧,不见一尊罗汉像。如忠法师认为,佛像是用来表法的,礼佛的关键在于心,只要见佛而生虔敬之心、感恩之心、向善之心,一尊佛像与万尊佛像并没有区别。卜洲山地盘有限,殿堂与佛像要有所取舍,才能营造出疏朗通透的空间,更好地借势造境。
云赏·闽中伽蓝 ▍卜洲山上兴福寺
每天凌晨, 随着一阵清越的钟声,寺僧们穿廊登阶来到普明光殿,开始一天的早课。如果你没去过兴福禅寺,一定会以为那钟声是从钟楼传出的。然而,这里没有钟鼓楼。钟与鼓,都在普光明殿里。寺小,僧众也少,与其用有限的地建钟鼓楼,不如把钟鼓放在大殿,这里地势更高,传声效果更好。天王殿的两侧,一侧是客堂,一侧准备做阅览室。这些建筑加上南北两面的僧寮与斋堂,使寺院约略呈四合院结构。四周的建筑高低错落,高者气象庄严,映天托云,低者树木交映,花鸟临窗。其中的僧寮,又是一个小巧的庭院。二楼的木板走廊,宽度也比常规多出半米,为的是给僧众提供更宽松的走动空间,更接地气的禅悟环境。走出这个小庭院,便是那个大四合院,那片两亩多的平地也称为广场,映入视野的不只是远近的山,还有高阔的天。日里风云,夜间星月,不出院墙,举目可见。身处此地,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连钟鼓楼都省略的寺院,却要辟出一片宽敞的广场。造境,不只是借景于远山近水,也要把天光云影纳入寺墙。
云赏·闽中伽蓝 ▍卜洲山上兴福寺
在寺院的曲廊石径穿行,不时有绿荫拂面,花气扑鼻。“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古寺院的清幽之美,也是如忠法师所追求的意境。这几年,寺院的绿化美化与殿堂建设相随而行,银杏、罗汉松、丹桂、山茶花竞相泛翠吐艳。从寺院整体规划着眼,主体结构和周边环境,还在不断细化和完善之中。天王殿正前方的那片占地约十亩的土地,已规划为花园式文化广场。移栽于此的香樟树已经成活,大片梅树也将在这里落地开花。这是一片信众与游客共享的花园。兴福禅寺与周边的居民情缘久远,是在福州护法檀越与十方善信的护持下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去年福州地区久旱不雨,山下村庄的饮用水源头枯竭,兴福禅寺请人铺设水管,把山上的泉水引到附近村庄,这是佛家慈悲心的体现,也是感恩之情的表达。寺院掘出的泉水,清冽甘甜,村民们常常前来取水,用以烧水煮饭。寺僧与村民相见,互道问候,融洽亲和。规划中的花园广场,既是对寺院环境的美化,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一片新的游览景观。从这里登上石阶,来到天王殿旁设立的阅览室,那里的各类图书也为广大游客开放。在这里可以捧读纸质书,也可借助电脑云阅读。若想邀二三知已品茗雅谈,这里也有茶桌茶具,好茶好水。在知识、信息日益密集的年代,兴福禅寺要以新的文化氛围化导众生,广结佛缘。
云赏·闽中伽蓝 ▍卜洲山上兴福寺
规划中的文化广场,绿荫成行,鲜花迎人,那是寺院向众生敞开的襟怀。如忠法师说,因为有这片广场,兴福禅寺不再设立山门。若在那里建个山门,反而给人以隔膜之感,也与寺院面对平野远山的开阔气象不协调。走进花园,即入山门。无门,亦是门,何需再造一座有形的山门?随缘就势,适时应世,恰是佛家的圆通无碍之境。
卜洲山上的兴福禅寺,一座既承续传统又体现时代理念的寺院,正日渐展示它独特的风采与魅力。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2)
编辑:泷中的头像编辑:泷中
上一篇 2021年7月12日 上午9:25
下一篇 2021年7月12日 上午9: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