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来源:南普陀寺  时间:2023-04-17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但从佛法的角度上来说,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一切痛苦就是辱

所以,忍辱的含义并不是忍受侮辱那么简单,通过了解忍辱的实际意义,才能真正修习忍辱这一法门。

要谈忍辱,我们需要先明确来自哪里。最容易理解的,是来自其他有情的怨怼与伤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受到侮辱。更进一步的,来自于我们当下所处的生命本身。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娑婆世界,这个世界并非是圆满的,而是有诸多烦恼,病苦、爱苦、离别苦……

随着年岁渐长,我们对于众生皆苦的感悟会越深,因为烦恼和痛苦的确是无处不在的,又因为人的贪欲、憎恨、愚痴,使我们常囿于苦恼中难以解脱,所以才会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堪忍,意思是我们所在世界的众生安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佛教修行者的最终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这就没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佛教提出忍辱,为的是帮助众生从诸多烦恼中寻得解脱之道。

“忍辱”的根本含义是忍受各种侮辱恼害而不起嗔恨心,“不起嗔恨心”是忍辱与忍气吞声最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一种智慧,后者则是怯懦。忍气吞声更像是把遇到的糟心事打碎往肚子里咽,怨气在肚子里咆哮,不断折磨身心,只是不敢外露罢了。

而懂得忍辱的生命犹如劲松,一切不如意如过眼云烟,在风雨中能保持坚挺、不减其志。修习“忍辱”,是通过不断觉察自我、磨炼自我,使自己面对一切不如意境时,能够保持内心平静、不起嗔恨之心。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忍辱”,先觉察

面对不如意带来的郁闷、愤怒、痛苦等负面情绪时,自我觉察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快速冷静、恢复理智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情绪、想法、行为,找到消极情绪的源头,我们就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事物,也能理解种种不可爱境并非空穴来风。

缘起性空,不必执着

万事万物都是因缘会聚而有,自性本空,不可得。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触摸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必将随着因缘散尽而灭,它们本身并无恒常自性,只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而已。

看清这一点,我们的空性智慧才能显露,我们才能不执着于种种假象。生活中面临的一切“辱”,不过是虚妄之相,不必执着。更进一步,可以把“辱”视为逆增上缘的修行机缘,难忍能忍,专注于从佛法中汲取智慧,才能有所成就,从种种不如意中出离。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smy的头像smy
上一篇 2023年4月25日 下午2:32
下一篇 2023年4月25日 下午4: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