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在香港:不一样的《心经》

来源:济群法师  时间:2024-05-10

禅在香港:不一样的《心经》

在结束了意大利米兰设计周的行程之后,4月23日,济群法师一行抵达香港,并应香港珠海学院佛学研究中心总监净因法师之邀,于4月25日走进香港培养佛学专才的重镇——珠海学院做专题讲座。自1949年在港办学以来,珠海学院培养出一批香港佛教界领军人物。2017年,珠海学院佛学研究中心成立,设立“应用佛学文学硕士”课程,引导学生将佛学应用于人生,其办学宗旨在海内外众多高校院所中独树一帜。讲座由珠海学院佛学研究中心王冰博士主持,净因法师致欢迎词,法师欢喜地向在场嘉宾和师生介绍济群法师,他说,济群法师是自己中国佛学院读书时期的学长,多年来自己一直深受学长的影响,重视佛法智慧的应用,而这也同样是珠海学院的办学、研究宗旨。

禅在香港:不一样的《心经》

济群法师在几十年的教学和弘法实践中,一方面探索佛法修学系统的建设,施设了一套课程,为学人提供有氛围、有次第、有方法、有引导的修学体系;另一方面致力于帮助社会大众用佛法智慧面对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安顿身心。他多次与哲学、艺术、企业、心理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优秀代表对话,大力倡导将佛法运用于现实人生。

此次与多年老友净因法师相聚香江,并见到了曾同去台湾参访的温金玉教授,济群法师也非常欢喜。他高度赞扬了珠海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对佛法运用的重视和实践,并由此说开去,着眼于“用”,为大众从禅修的角度解读《心经》。

《心经》全文只有260余字,由600卷《大般若经》浓缩而成,代表着佛教般若思想的精髓。传统儒家社会中,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喜爱诵读、抄写《心经》和《金刚经》等佛经。这两部般若系的经典都讲空性,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心经》是通过通达空性,最终达到解脱;《金刚经》则是通过通达空性,达到无住生心、广行六度四摄。前者偏重于修解脱、得涅槃,后者偏重于利他行、修慈悲。而慈悲与解脱正是大乘菩萨道的两大核心内涵,菩萨道的精神影响着他们积极入世、关心民生疾苦,其中不少人在遭遇挫折时,仍能保有坦然、自在、从容、淡定的心境,在入世的同时又保有一份出世的超然。

时至今日,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外在世界越来越靠不住,许多人内心产生了焦虑、抑郁、无意义感等负面情绪。如何用东方智慧帮助人们寻找安身立命之道?能不能用《心经》的智慧解决自己内在的迷惑、烦恼,进而解决社会大众的种种问题?济群法师连发几问,引发了在场诸人的思考。

《心经》的完整名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为“智慧”,波罗蜜为“到彼岸”,经名意译为“以智慧抵达彼岸”。法师指出,般若经典种种法门、种种修行,无论讲空还是讲有,目的都不只是建立无自性空的认识,而是为了开智慧。开显般若智慧,我们方能从此岸到达彼岸。

所谓此岸迷。法师说,凡夫众生如同身处一间漆黑的房间,心灯未亮时,既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世界真相。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些永恒的困惑给众生带来无尽的烦恼。众生又带着这些困惑和烦恼去看自我、看世界,进一步强化错误认识,制造出更多烦恼。

但所幸生命的本来如同无云晴空,空旷、清明。通过学习佛法正见,看清楚生命的真相和世界的真相,再通过禅修开显觉知,进而以内在的般若智慧进行观照,就能使生命从迷惑走向解脱自在。此为彼岸悟。

从迷到悟,一念之间。“用缘起的智慧看世界,再根据这个如实见去禅修,就能够从迷惑的系统里走出来。”济群法师说。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开头的第一句话做出了回答。

法师指出,这句话是整部经的宗旨,是说菩萨以空性智慧看到五蕴的生命体不过是条件、关系的假相,从而摆脱了世间的一切痛苦和灾难,成就了解脱自在的人生。而凡夫虽然也有菩提般若之智,但“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需要运用三种般若、通过两种禅修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

先运用文字般若,通过闻思经教获得人生正见,再用正见去重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十几年前,济群法师提出了闻思经教的八个步骤,从读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入手,直到把经论中的道理变成我们的观念、心态、生命品质,要求学人把八个步骤的每一步都踩实、走稳。

十多年来,许多学人在法师的教导下,听闻正法,做思维导图,力求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法义。他们带着问题意识,将佛法所说的道理跟自己的现实人生相结合,通过观察和思考,把佛法转化为自身的观念,在生活中运用观念,完成自身心态的改变,不断重复正见、正念,走在摆脱轮回串习、最终完成生命品质改变的觉醒之路上。

这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观察修,被济群法师称之为“八步骤三种禅修”,但仅有这种禅修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行正念禅修。

《心经》是“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在做禅观的过程中,开启无限宽广的觉知力。这就像一潭清澈的水,水底所有的东西出现时,不需分别,只需照见。这种照见属于观照般若范畴,这样的觉知还是有造作的。而实相般若则是放下觉知,体认内心清明的观照力量,照见诸法的本质是空的。当安住在空性中时,所有的念头和影像、所有的身心烦恼和痛苦,都将不再对我们产生伤害,就能做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每个人都可以当观自在菩萨。”法师笑着说,“通过正念禅修的训练,内心在清清明明的觉知中,就能够观照到物质的影像、身心的各种现象都只是内心的影像,本质是空的。”

经文中,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直到“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包含着中观正见的建立,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世间现象的观察,对生死的观察,对轮回与解脱的本质的观察……所有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空性。

听济群法师娓娓道来,解脱、涅槃的修行理路一目了然。但凡夫串习很重,往往只是将佛法正见挂在嘴上,生活中仍从自我的感觉出发待人处事。要通过八步骤三种禅修进行有效的修学,将正见变成自己的三观,再通过四念住等正念禅修的训练,培养专注力和觉知力,不评判,让心安住在觉知上。随着观照力的增强,对空明不二的心的体会就会越来越强大。中观正见的树立不能口头说说而已,正念禅修的训练也非一日之功。

“训练觉知,进而放下觉知,体会我们原本具有的、觉知的、清明的心,这是一个从有心到无心、从有造作到没有造作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必然的过程。”法师说,“因为这个清明的心,是我们本来就具备的。”安住在这个清明的心,就能够做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都是这样走向觉醒,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也一定能这样走向觉醒。那么,此番香港说法,谁将率先闻法觉醒呢?愿莲花次第开,莲花处处开。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三三两两的头像三三两两
上一篇 2024年5月10日 下午3:21
下一篇 2024年5月10日 下午3: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