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时间:2024-07-02
最近有句话很火
叫“已老实,求放过”
佛法的修持也讲究“老实”
但并不容易做到
本期我们就来说说“老实”
老 实
“老实”,本是一个褒义词,指诚实、本分、规规矩矩、不走捷径。
生活中常听人说“某某老实”,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成为那个“某某”。
因为在世俗观念里,“老实”往往代表吃亏。虽有“吃亏是福”一说,但多出于安慰别人,如果是自己吃亏,很难觉得是自己的福报。这是我们的贪瞋痴在作祟。
佛法修持也讲“老实”,但诚如鸟窠禅师所说,佛法宗旨总不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却做不到。
此中原因多不出贪瞋痴三字——
发心或是为了追求人天福报,或是为了追求神异,或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
修持过程中,或是念着经文,心里在想其他的事;或是知道有些行为不好,但就是喜欢去做……
明代有一位高僧“辨融禅师”诵《华严经》顿证华严三昧,得大解脱法。后入京师,大作佛事,化度群品,人皆敬仰。
云栖大师听闻后,便与道友结伴前去请益,得禅师开示一句:“无贪利,无求名,无攀援贵要之门,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
同行中有几个年轻人听后讥笑着说“我等以为此来,必得一番宝贵开示,闻所未闻,岂知用是宽泛之语。”
云栖大师却告诉他们,大德的可敬之处,正在于没有拣选古德问答中的一两句话来应对,而是恳切地分享了自身的实践经验,没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了。
如何老实?
老实,就是“心”与“行”都要老实。
■一是要明确发心,立定志愿
知道“为什么要做,以及怎么实现”,实行起来才能够安定从容,而不会茫然或没有动力。
比如有些人通过反复称名闻法,了解佛号的功德、极乐世界的殊胜、此世界的无常,从而生起并强化信心与愿力。
有这样的了解,才能对烦恼生起厌离,对清净生起希求;有每日这样的反复,才能持续前进而不至于半途而废。
■二是要安住一法,莫换题目
不要图新鲜或觉得还有更好的方法,今天学这个、明天换那个。
修行没有捷径,而我们的精力却是有限的,越集中,效果就越好。
就像烧水,煮沸需要持续的加热。如果煮了一会儿就关火,等它凉了又开火,如是反复,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一直没法煮沸。
广钦老和尚临命终前,曾急命大众诵《大藏经》。《大藏经》包罗所有经书,弟子们不知从何诵起,便请问老和尚。老和尚答:“总诵!”
大众赶紧请出一大部一大部的藏经,搬得气喘吁吁,看老和尚一副决定要往生的样子,心中又急又难过,更不知从何诵起。
老和尚就说:“看你会什么经,通通给我诵!”
于是大众便一部部诵起来,《心经》《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在这紧要生死关头,才发现连仅二百多字的《心经》都几乎诵不来。
此时,老和尚只幽默一笑,径自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此一例足见“一法中含摄诸法,安住一法,莫换题目”。
■三是要口念心行,为自己负责
有了目标,有了方法,就要依教奉行。
如果我们表面上接触佛法,比如看经、诵经、听经,参加一些佛事活动,但生活中遇到相应的事,心中却不愿去做,甚至并不认可,这便是不老实。
要知道修行和造业都是自作自受,下一分力气就有一分回馈,要为自己的法身慧命负责。
■四是要如实修行
肯定自己的优点,也承认自己的缺点,不好高骛远或与他人攀比,容许用自己的步调踏实地修。
只要方向正确,并坚持前行,慢一点也能抵达终点。
最后附上虚云老和尚为纪念印光法师所作的开示:
“真实修行的人。不起人我分别见。以一声佛号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时中。念念不忘。绵绵密密。功夫熟处。弥陀净境现前。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只要信心坚定。心不坚。万事不能成。
若今曰张三。明曰李四。听人说参禅好。便废了念佛的工夫去参禅。听人说学教好。又废参学教。学教不成。又去持咒。头头不了。账账不清。不怨自己信心不定。却说佛祖欺哄众生。谤佛谤法。造无间业。因此。我劝大众。要坚信净土法门的利益。随印光老法师学“老实念佛。”立坚固志。发勇猛心。以西方净土为终身大事。
诸位是念佛的。我希望大家以一句佛号为自己一生的依靠。老老实实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