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灵隐寺 2024-07-03
提起佛教,很多人第一时间便会想到清规戒律,并将之视为对人们欲望的压制,甚至直接将受戒持戒与禁欲画上等号。那么佛教对于欲望究竟是如何看待的呢?
个人的欲望为何能影响社会、改变世界?
欲是众生心中的希求心,凡对自己爱好的事物希望求得实现,都是生命内在的欲望所推动的。欲望的发展是随着见闻的浅深而增减的,见闻浅薄,欲望发挥的力量自然就低一些;见闻广博,如能配合着高尚的品德,欲望又发挥得当,则自然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为人类造福;若见闻虽广而无德性,则见闻的知识便成为了自我私欲的工具,那有多大的知识便有多大的过患。梁启超先生就曾说过:“有大知者,必有大欲。大知大欲,若无宗教道德与之深刻的调和化,大知将做了大欲的奴隶。”
欲是染着尘境的动力,但世间的一切境界未必完全爱好,故顺境则起贪念,逆境则生嗔心,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相互争夺,破坏了家庭和乐,动摇了社会安定,造成了世界战争。《中阿含经》云:“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姉妹、亲族展转共诤……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掷,或以杖打刀斫……着铠被袍,持槊弓箭,或执刀楯入在军阵,或以象鬪,或马、或车,或以步军,或以男女斗。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这段经文描述了由欲望到争斗,直至死亡的全过程,可说是深刻已极。我们若能认识欲的过患,也就认识了世间动乱的真相。
为什么说“欲为苦本”?
佛教对欲的认知是全面且深入的,欲不仅有世间动乱之因这一外在的过患,对众生内心来说也是众苦之本。众生逐物流转,即被世间声色所迷所系,生起种种烦恼,为非作歹,造诸恶业。更进一步推究,驱使我们造业受苦而不能自已的便是这内在的欲心。所以经中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烦恼为有情心理的染污相,有情因烦恼的蒙蔽和冲动,生命里便充满了黑暗和苦痛。有情众生的情欲不断,心总是落在忧喜苦乐的境界上,得不到片刻安宁。
欲都是不好的吗?
可是话又说回来,在一个未得解脱的凡夫,若没有欲的推动,生命便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其实欲不仅是恶的生因,同时也是引生善法的主力,所以佛典中有“善法欲”之说。乃至改往修来,断恶向善,彻底截断众生的生死流,也都是在欲的推动下,闻法修习而得究竟的。因此,有情的身心活动,不管是向善向恶,总是在欲力的发展下,才能不断地走向前去。佛教比丘断除欲染,这也只是显示欲望过患的一面,实际上离欲的力量也还是欲的大用之一。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欲是贯通于善恶两边的,比如海上的帆船,遇到了顺风推动,则会达到应去的彼岸,若遇到了逆风因缘,就得在空忙的海面上颠簸打转而没有靠岸之期了。众生在茫茫的生死海中也是如此,若恶欲的风力强,则漂流无尽期;若善法欲强,如帆船遇上了顺风推动,便能达到理想的解脱彼岸。
既然有欲望也有积极的一面,佛陀为何还要教导离欲呢?
欲虽然也有善的向上力,可是若有一丝欲望,便有一丝挂碍。所以在圣者的解脱中,不容有丝毫欲望的存在,哪怕是对涅槃的希求,也不过是暂时借助以为舍离其他欲望的工具,在证得究竟涅槃时连这种希求也要舍离的。所以《金刚经》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更何况一般凡夫心中的欲,总是坏处多过了好处,如《法华经》说的“诸苦所依,贪欲为本”,就显示了欲为生命苦痛的根源。
因此佛在经中一再呵欲过患,教导弟子离欲,确有他的原因和苦心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禁欲”一词在佛教中并不常见,佛法中往往以“离欲”来表达修行过程中对内心非分欲望的舍离,至于二者的区别大家不妨细细体会。众生往往因欲成缚,触处皆苦,这实在是众生世界的大悲哀。佛菩萨的大悲心,便缘于众生世界的欲苦而生起的,“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就是诸佛菩萨应化世间的重要任务。
在我们凡夫众生一边来说,想要根绝苦痛则必须断除烦恼,而断烦恼的突破口也在于离欲。若能挣脱了欲的羁绊,那就离诸忧喜而心得自在了。故《杂阿含经》云:“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这四句偈语便可以看做佛教对欲望看法的高度概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