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不等于吃苦,付出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

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2024年07月09日

最近网络上的一段视频

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奶奶为孙子烧好菜、盛好饭

因为自己不开空调

向孙子诉苦“热死了,很辛苦”

孙子却并不领情

奶奶委屈“这都不能感动你一下”

孙子却说她没苦硬吃苦

“你只能感动你自个儿”

很多人直呼自己的父母

也有这种“没苦硬吃”的习惯

大热天死扛着不开空调

晚上睡不好,身体不舒服

无限循环吃剩菜剩饭

吃到拉肚子也坚决不改

冬天不用洗衣机非要手洗省水

鞋底磨平不换直到滑倒受伤

踩凳子摘两根丝瓜摔伤住院

……

但也有人说这孩子怎么没有感恩之心

老人在家务上的辛苦付出应该被看见

惜福不等于吃苦,付出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

许多老人年轻时经历过苦日子,尽管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极度节俭,这是“惜福”的生活习惯。但凡事过犹不及,“惜福”主要是不奢侈浪费、物尽其用,并不等于“吃苦”,尤其是“没苦硬吃苦”。

以佛门泰斗虚云老和尚为例,在1953年在云居山上重修真如禅寺时,山上的生活极为艰苦,可以耕种的田地不多,收成的谷很少,物资匮乏。114岁的虚云老和尚吃得和大家一样,稀饭里只有很少的米,混了大量的红薯一起吃,没有小菜就吃点红薯叶和枝干,甚至炒咸盐混着稀饭吃。冬天被冻过的红薯皮不仅发黑还很苦,见到桌边被别人剥拣下来的红薯皮,虚云老和尚一声不响捡起来吃掉。

虚云老和尚这样的嘉言懿行,一直都被出家人和在家居士用以警策自身,珍惜福报,但不等于现在大家也必须效仿去吃冻过的红薯皮。

惜福不等于吃苦,付出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

爱惜粮食,不浪费食物是必须的,但我们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下厨炒菜做饭时,首先就要适量,宁可少吃几口,更不要贪图方便一次烧三天的量,避免人为造成过多的剩菜剩饭。即使有剩菜也不要超过次日,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外出就餐,点菜数量适宜,切勿因为面子或排场而造成浪费。遇到包饺子、包馄饨或是收到他人赠送的大量水果等食物,难以及时吃完时,可以与邻居朋友分享,同生欢喜心。别把冰箱当成保险箱,尤其避免食用已经局部腐烂、有害健康的水果。

惜福不等于吃苦,付出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

同样的道理,节约用电、用水也很有必要,但“惜福”的出发点绝不是心疼电费和水费。夏天高温时,该开空调降温时就要开,温度可以控制在25度左右,体感舒适即可。尽量选购节能型的“绿色家电”,例如耗电量相对较低的变频空调,比频繁地开关空调要省电。冰箱及时清理,不过度囤积,也能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卫生习惯要保持,但洗澡可以加快速度,淘米洗菜后的水可以随手冲马桶或浇花。

在衣着上,干净整洁、款式大方即可,但鞋子一定要合脚、舒适、防滑,尤其是浴室使用的拖鞋。老年人的反应和平衡能力不如年轻时灵敏,本身就比较容易摔倒或滑倒,因为舍不得换鞋而造成危险,得不偿失。

惜福不等于吃苦,付出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

“惜福”惜的也不只是物质条件上的福报,健康也是我们的福报,家人的关心也是福报。佛经中早就说过人身难得,有健康的身体,也可以更好地修行。

在生活中切勿逞强,高温天、冰雪天减少外出,必要的食物和日用物品可以请小辈帮忙网购到家。尽量避免爬高取物,以防摔伤,这些事应该留给家中小辈来帮忙,这都是在给他们创造尽孝积福的机会。

惜福不等于吃苦,付出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

有智慧的长辈,并不是把所有事都替小辈包圆做好,而是懂得量力而为,不让家人过于担心。同时也不要一厢情愿地“付出”,营造“为你好”的人设,或是期待家人的“感恩”来作为自己付出的价值。

就像之前视频中的孙子所说的“并不感动”,很可能也并非孙子“无情无义”,而是他想用这种方式点醒奶奶,不必用“苛待自己”的方式来搏取家人的感恩或关注。大大方方开着空调,为孩子做一顿他喜欢的饭菜,坐在旁边笑意盈盈地看着他吃,不用诉一句苦,孩子自然会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即使嘴上不说,心中也必有感恩。

惜福不等于吃苦,付出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

惜福不等于硬去吃苦

付出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

正信学佛就是“福慧双修”

让我们一起有智慧地惜福培福

珍惜福报,减少浪费

珍惜健康,好好修学

珍惜家人,和谐幸福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三三两两的头像三三两两
上一篇 2024年7月8日 下午5:17
下一篇 2024年7月9日 下午2: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