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佛教慧日 2024年07月26日
五蕴皆空
佛弟子入定则无我
出定呢
无我地奉献,还是无我
这“无我”
怎么表现出来?
把整个生命无我地利益众生
刚才我们打坐,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每个人的状态并不一样。有的昏沉了,有的很清明,觉得这几分钟很有受用。
实际上在静坐时,我们可以观照《心经》,自我去“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佛弟子对于《心经》般若空性的一种修法。
能从粗重的五蕴中觉悟,能照见五蕴皆空,那你就是修行者;要是照不到它空,你就还是被五蕴的魔所牢牢掌控着。
跳出五蕴
为什么要从五蕴魔的手掌里跳出来?因为这是出三界最低的标准。从这个标准来说,就可以知道这世上八十多亿人,大部分是被五蕴魔牢牢地握在手里的。
明白了这个,也就能理解这个世界的众多乱象。否则,天天很悲愤,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其实你自己都被五蕴魔掌控着,你都还不知道呢!
所以,你唯一能做主的就是自己。你对这世界能不能有贡献,就看你能不能从五蕴魔里跳出来。你的生命变成一个有利的生命,那世界就因你而改变;你也是被五蕴魔掌控着的,那你就是五浊恶世的一个“帮凶”。这五浊恶世,这个轮回的世界,你就是“发动机”,你就是“创造者”。
从佛教的智慧来说,轮回是从哪里来的?轮回就是我们这一批糊涂人创造的。天下所有的罪恶都少不了我们的一份,世界上所有发生的事件都是我们内心蝴蝶效应的外向的展现。
所以,佛法把这个转为一种忏悔,通过修行自身来净化世界。
无我济群生
这两天,我们在客堂挂了一个匾,上面的字,是我们佛教当代的高僧,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协会长,也是我们师父的同参道友,茗山长老写的——“无我济群生”。
这是茗山长老题写于一九九五年的,这句话也是我们佛教一贯秉持的人生观。一个人能无我,他才能帮助这个世界,才能够利济群生。
这个观念也是儒家所认可的。在儒家看来,一个能为人为事为豪杰的人,他必须要有无私的精神,要无我的智慧,才能去真正地帮助别人。
就像有一句话叫“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里面就蕴含着伟大的智慧、勇气、担当。没有儒释道高深的修养,没有生命的实践,没有大道的智慧,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
实际上,站在更高的智慧层面看,会发现低级的五蕴是不存在的,以高级的“我”来看低级的“我”,这个小我是不存在的。那小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真正的无我、无私是在高度的智慧下才能产生的一种高贵的品格。“无我济群生”,这个“无我”,要做到是不容易的。佛弟子入定则无我,出定呢?无我地奉献,还是无我。
这“无我”怎么表现出来?在利益众生中无我,在回报社会中无我,在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中践行无我。入定的时候用智慧照见无我,出定了,用悲愿驾驭无我。
把这个生命无我地利益众生,这才是我们佛弟子从古至今永恒不变的人生实践。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