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贤书 小四子记事 2024年08月18日
毒品和贪嗔痴三毒的特点都一样,有片刻短暂的欢愉,如果为了这一点点刀口舔蜜般的欢愉放纵它们,最后一定是生不如死……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是生不如死?这是我在一个青少年戒毒所里听到一位学员问的话。其实我是没有资格给他们讲课的,他们经历的苦难,我们真的是难以想象。
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位学员就站起来,直接问了我文章开头的这个问题。这是一所专门收治青少年的戒毒机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无法了解,原本风华正茂的少年,在毒品的残害下,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只是稍微了解一点点关于毒品的危害,就已经很恐怖了。一位只有十五六岁的女孩,她会吞进一整个勺子,以此来伤害食道,可能是为了缓解毒瘾发作时的痛苦,或者是为了能够送进医院;还有的用砖拍伤自己的手掌,种种的自残在这里是很常见的事……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人间地狱吗?
这些青少年接触毒品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辍学,浪迹街头染上恶习,有的家境良好,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关心,孩子出于好奇,在家里染上毒瘾……
这所戒毒机构已经开办了很多年,除了法律赋予的管制手段以外,还采用了传统文化,让青少年读诵中华传统经典,写书法,画中国画等等。
效果挺好的,我问过他们出去以后的复吸率,据说已经很低了,挽救了很多青少年,也挽救了很多家庭。
除了方法和手段,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位非常有爱心和耐心的中年警官,他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年,帮助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员,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甚至,有的父母都放弃了,但是他和戒毒所都没有放弃,一点点地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归社会。
如今这一晃已经快十年过去了,那位中年警官应该已经不再中年了。
当年,我也是跟着启明书院到这个戒毒所讲课的,因为这里面开办了一所书院,戒毒的学员可以读书、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年轻的学员们是真心的喜欢和尊敬那位警官大叔,如果不说他们的关系,可能会误以为是老师带着一群心爱的学生在学习。
从外边看,是一所戒备森严的司法机构,但是进去以后,整栋楼里都是年轻人在认真地写书法,画画,甚至还有一个很专业的装裱字画的设备,有专人操作,戒毒学员们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会被认真地装裱,然后再挂起来展览。
他们让我也写了一些字,我记得当时我写了“以戒为师”四个字。这里的学员们戒的是毒瘾,是各种麻醉品,其实,我们出家人也是在戒,戒的是贪嗔痴,在佛教中,称之为三毒。
我们戒的都是心瘾。
毒品和贪嗔痴三毒的特点都一样,有片刻短暂的欢愉,如果为了这一点点刀口舔蜜般的欢愉放纵它们,最后一定是生不如死。
在戒毒所里,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毒品,有的伪装成糖果,有的伪装成饮料、有的伪装成香烟,有吸食的,有口服的,千奇百怪,人类真的是在作死的道路上没有尽头。
可怜的是这些少年,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不经世事,涉世未深,一不小心就堕入深渊,有的是自己好奇,有的是心怀侥幸,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拉下水。
感谢启明书院,让我看到了岁月静好的生活里,还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苦难,相比之下,我们遭遇的那些鸡毛蒜皮的痛苦,和这些孩子们相比,都不值一提了。
在戒毒所,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我们这些所谓的成年人、自由人也是一样的,如果是自己经不起贪嗔痴的诱惑,或者被人引诱而越雷池,放不下财色名食睡的欲望,最终的结果,都是堕落。
这可不是轻松上个课,学习一些道理那么简单的,真的是要靠日复一日扎扎实实的训练戒定慧的功夫,才有可能具备一定的抵御三毒诱惑的免疫力。
无论是触犯法律而被监禁的学员,还是我们这些在社会上的人,其实都需要掌握一些戒定慧的知识,以及具体实践的经验,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安全稳当。
这个戒毒所的少年们是幸运的,遇到了那位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事业的警官大叔,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好是不要有毒品和吸毒的人,不要有戒毒机构,不要有人为此奉献一生。
如果还没有碰到毒品,那就一定不要碰;如果还没有被贪嗔痴三毒所害,那就一定要及时悬崖勒马,该持守的戒律,好好的持守,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那几年,有幸和启明书院经共同历了很多,见识了很多,如今十年了,很多志愿者们默默地做了非常多了不起的工作。最近,听说他们又去了少管所,作为社会慈善力量的一部分,协助司法机构影响和帮扶一些问题少年,据说,反响也非常好。
我们私下也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推动戒定慧的实践,或者说“正念”的训练,也许未来能在这个领域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