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群法师 2024年08月20日
问: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儒家讲立志,佛家讲发愿。但听起来觉得空洞,对普通人来说,有没有天命或使命之说?
立志和发愿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发展方向。凡夫生命是由一大堆错误想法和混乱情绪构成的,如果缺少高尚目标,我们就会跟着感觉,被不良串习左右。
所以儒家强调立志,志当存高远,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规划生命。佛教重视发愿,菩提心就是最高的愿望,不仅自己追求觉醒,还要像佛菩萨那样自觉觉他,引导众生走向觉醒。
但这种立志和发愿容易流于空洞,很多人会觉得:我为什么要立志,为什么要发愿?如果认识不到这么做的重要性,即使人云亦云地说一说,也会流于表面,知而不行。
这就涉及另一个重大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只有看清这一点,知道人生价值来自哪里,知道这些高尚志向和愿心对自己的重要性,才能通过选择确立方向。在此基础上的立志和发愿,才是真切而充满力量的。
至于天命的问题,说起来似乎有些抽象,有些形而上,但从轮回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带着生生世世的积累来到世界。有些人过去生就充满济世悲心,带着愿力而来,本身起点就高。比如玄奘少年时已立志“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可谓振聋发聩。
不过我们也不必气馁,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使命感,并不是天选之才,而是源于自己的生命积累。既然是自己赋予的,也可以由自己改变。我们现在没有使命感,只是因为过去缺乏积累,现在同样可以通过发愿来建立并培养。
但发愿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不断巩固,才能使愿心具有力量,成为使命,而且是尽未来际的使命。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