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云老和尚:她虽然是一个在家女居士,却大有丈夫气概

来源:老和尚的法语 2024年08月21日

绍云老和尚:她虽然是一个在家女居士,却大有丈夫气概

你们翻开《景德传灯录》,书里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安徽琅琊山琅琊永起禅师有个徒弟,是在家人,住在南京迈皋桥。她家里做小生意——炸油糍卖。 

她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开始信佛,跑到琅琊禅师那里去,看到师父们在打七、精进,七期就能够开悟见性成佛了。她问师父:”我能不能这样子?”师父说:”怎么不能呢?”她说:”那你教我一个办法。”师父说:”好啊!”


琅琊禅师是临济宗门人,临济宗有这么一个典故:六根门头有一个无为真人,昼夜六时放光动地,就是行人不知道不觉察。他叫这个徒弟,你把这个无为真人找到就行了。


他这个徒弟姓俞,旧社会女人没有名字,除非大家闺秀起个名字,一般只称姓氏:俞氏、张氏、李氏。她就跟她师父学看一个”六根门头有一个无为真人”。


找这个无为真人,也就等于我们现在看这一句话头。她虽然做生意,但一天到晚把这一句话总是印在心里面,行住坐卧不打失,一找找了三年。


有一天,一个要饭的到她家门前来了。过去要饭的有多种多样,有一种拿一个竹竿两头穿空了,穿着铜钱在身上边打边唱,叫唱莲花落。那天就是一个唱莲花落的到她家门口,边打边唱:”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这个俞居士一听到这句话,触动了她的因缘马上就悟了。


悟了以后,她把放油糍的匾子一下掀到地下去了。她的丈夫在屋里看到说:”你疯了,把这些东西掀到地下去不卖了,我们不吃饭了啊?”她哈哈大笑:”不是你的境界,我找师父印证去。”


她就跑到琅琊寺去见师父,师父一见她就发现她神色不对了,问她:”你那个无为真人找到没有?”她说:”师父,找到了。”师父说:”你说给我听听。”


她说:”有一个无为真人,六臂三头怒目瞋,一掌华山劈两半,万年流水不知春。”她师父站起来向她合掌:”恭喜你已证圣果。”


因为她在家修行,人家喊她俞道婆。人们为了感恩她,还给她立了一个石牌坊,叫俞道婆坊。1951年我到南京,去看望住在迈皋桥附近的一个亲戚,还看到过这个俞道婆坊。我们那时十四岁,已经念了几年书了,看到石牌坊上记载着她亲近琅琊禅师,看”六根门头有一个无为真人,昼夜六时放光动地”的事迹。


所以,我们在家的女居士不要感到自卑:认为我是一个在家的女居士,业障深重。那你就自己错过机会了,俞道婆不识字,做油糍生意也是个小买卖。可想而知,她的家庭很贫穷,但是她参了三年就悟道了。

附:金陵俞道婆悟道因缘

金陵俞道婆,琅邪永起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金陵人。俞道婆以专卖油餈(ci,亦作“糍”,将糯米煮熟后捣成饼,然后用油炸,谓之油餈)为生。平时,她常随信众入寺向琅邪永起禅师参学。琅邪永起禅师是白云守端禅师之法嗣。琅邪禅师教她参究临济禅师“无位真人”个话头。

  

关于“无位真人”之话头,临济禅师语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临济禅师)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禅床把住云:“道!道!”其僧拟议。师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知乾屎橛!”便归方丈。
  

俞道婆于是谨遵师旨,一心参究。
  

一日,俞道婆正在街上卖油餈。忽然一个乞丐在唱《莲华乐》云:“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
  

俞道婆一听,便当下大悟,兴奋得将手中装油餈的盘子扔在地上。
  

她的丈夫站在一旁,斜着眼看着她,呵斥道:“你颠(发疯)邪?”
  

俞道婆打了他一巴掌,说道:“非汝境界!”
  

说完,便飞快地跑到山寺,礼拜琅邪禅师。琅邪禅师远远地看到她来了,知道她已经契悟,便问:“那个是无位真人?”
  

俞道婆应声答道:“有一无位人,六臂三头努力嗔。一擘华山分两路,万年流水不知春。”
  

琅邪禅师遂予印可。从此以后,俞道婆便声名大著。

  

俞道婆悟道后,经常与往来禅客进行机锋竞辩。凡有僧至其门口,她便道:“儿,儿。”如果来僧拟议,俞道婆便立即掩门不出。
  

此事后来传到佛灯守珣(xun)禅师的耳朵里,于是守珣禅师便前来勘验。
  

俞道婆见守珣禅师来了,一如从前所作。
  

守珣禅师反问道:“爷在甚么处?”
  

俞道婆便转身拜露柱。
  

守珣禅师于是一脚将她踏倒在地,说道:“将谓有多少奇特!”
  

说完,便走出门外。
  

俞道婆快捷地从地上爬起来,喊道:“儿!儿!来,惜(怜念、舍不得)你则个(则个,句末语气助词,无义,相当于“着”、“者”)!”
  

守珣禅师便径直往前走,竟不回顾。
  

后来,安首座亦来到俞道婆的门口。
  

俞道婆问:“甚处来?”
  

安首座道:“德山。”
  

俞道婆道:“德山泰乃老婆儿子。”
  

安首座道:“婆是甚人儿子?”
  

俞道婆道:“被上座一问,直得立地放尿。”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讲:“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显然,在这则因缘中,“儿”是指尚未找到本来面目、背家浪走的苦恼众生,与“儿”相对的“爷”或者“甚人”,是指能生万法的自性。]
  

俞道婆曾经就“马祖不安”之公案作颂曰:
  

“日面月面,虚空闪电。
  

虽然截断天下衲僧舌头,
  

分明只道得一半。”
  

[马祖不安之公案的具体内容是——
  

马祖道一禅师于贞元四年正月中,登建昌石门山,于林中经行,见洞壑平坦,谓侍者曰:“吾之朽质,当于来月归兹地矣。”言讫而回。既而示疾,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师曰:“日面佛,月面佛。”]
  

从俞道婆所作之颂及应对大德之勘验的作派来看,她虽是一个在家女众,却大有“临机不让师”的丈夫气概。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1)
三三两两的头像三三两两
上一篇 2024年8月21日 下午12:07
下一篇 2024年8月21日 下午12: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