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莆田南少林寺 2024年12月11日
南泉普愿禅师为马祖道一的法嗣,其“南泉斩猫”的公案非常著名,自古以来便为热门话题,充满争议与哲思。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
师因东西两堂各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公案大意是,南泉普愿禅师座下东西两堂的僧人争一只猫,普愿处理此事说:“谁能道得出即能救这只猫,道不出就杀掉。”众僧无对,普愿便斩了猫。赵州和尚从外归来,普愿把这事告诉他,赵州听了立刻脱下鞋子置于头顶走了出去。普愿说:“当时若你在场,就能救了猫儿。”
两位僧人因争夺一只猫而陷入争执,忘却了修行解脱才是第一要务。禅师在那一刻的举动,是为斩断他们对“相”的执着,引导其回归自心。而赵州和尚将鞋置于头顶,便是在回应表示“颠倒”。修道之路,不去寻得本心,迷失在分别比较中,便是本末倒置。
普愿传承了马祖“即心即佛”的思想,认为自心、佛性与世界万有是相互融通的,悟道即是领悟这一境界。然而,当人们对文字层面的理解产生执着时,马祖又提出了“非心非佛”,以避免局限性的理解。到了普愿时期,针对门下执着“认心作佛”,而强调“心不是佛,智不是道”,用反语来破除这种执念。对于如何修行,他提倡通过“冥会”“妙会”来“返本还源”,但对此方法一直回避正面回答,认为真如实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自行体会,息心以达本源。于是,便采用一些动作来启发大众,这种方式在南禅宗的发展中越来越普遍。
由此可见,普愿之问,实则是在问众僧是否得道。在外相上的分别与争辩,对真理的体悟毫无帮助,如同迷失在路边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进一步说,如果把达到真理也当作必须要去做的善法,也是一种执着,同样未得道。正如马祖所见:一切有目的的造作都是染污。应当以平常心自然体悟自性,没有妄念,做到无念,即无所得。这是从第一义谛上来阐述的,所以普愿才反复表达“不是佛,不是心,不是物”,让人处于思考,反思,又无思的过程。
常人见此公案,恐怕会为普愿禅师斩杀猫的举动而大为吃惊,念头停留在“佛门戒律岂可杀生”之上,这便是误解了祖师之意,同公案中争夺猫的僧人一样,执着于相,不懂得超越是非对错之理,还未回归自心。在禅师所表述的境界来看,我们用道德观念或者个人价值观来判摄是非对错也是一种束缚。比如,如果我们是个喜爱干净的人,会认为整齐干净是一个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以此衡量他人,便不容易接受他人的邋遢,认为其行为不对,甚至因此产生烦恼,试图改变别人,乃至会产生言语冲突。实际上,影响我们觉悟的正是那个你认为对的观点,让你不断“着相”,心向外缘,于相上打转,走不出来,无法悟道。祖师的一切言辞举动,无非是让我们走出这层困境,直达本然。
文:法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