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波慧日禅寺 2024年12月25日
善知识,是予佛知见的人
见佛闻法虽然宝贵,“转我邪心者”更是难得。
天台宗《始终心要》有云:“初心毕竟而不二,二心还是初心难。” 众生个个都具佛性,但这佛性的摩尼宝,无量劫来因为不觉不照,已经蒙尘积垢。那天下还有识别佛性的人,他能调化我们,让我们认识它、护念它、修持它,遵循佛性而成佛。这样的善知识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初心是因、成佛是果,这因和果比起来、发初心的那刻跟成佛的那刻比起来,哪一个难?发初心难。没有善知识介入到我们的生命中来提携,我们自己很难觉悟。
现前的善知识,是我们转邪成正的转折点,是解脱和轮回当下的抉择处。
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
因善知识,令我见佛;因善知识,令我闻法。善知识者是我师傅,示导于我诸佛法故;善知识者是我眼目,令我见佛如虚空故;善知识者是我津济,令我得入诸佛如来莲华池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善知识,
是肩负一个时代法脉的人
善知识是总集三宝的。善知识的形象是僧宝,善知识的语是法宝,善知识的心念通如来密义,代表佛宝。
所以善知识能传如来的真实义,能传如来心印,能传三皈体、戒体、定体、慧体。
佛法传承,光靠经典是不够的,所以有佛宝、法宝,最后还要落实在“僧宝”上。我们拥有三宝弟子这个角色后,怎么完成对佛宝、法宝、僧宝的真正认知?这个知识系统的闭环怎么形成?一定要靠善知识。
现前善知识为我们解释经典的含义,在传递给我们智慧的时候,有经典作为佐证,我们听明白了之后,就能明白经典。这时候再来看善知识讲的,就相互得到印证:善知识传递的智慧和经典是一致的。这个过程很神奇,通过经典的印证,通过自性智慧的显发,我们也认识到了佛宝是什么。
所以现前善知识是最重要的推动力,只有他才能帮助我们真正实现三宝弟子的身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
有善知识在,佛法就在。经典再多,如果没有善知识宣说,众生难解如来真实义。善知识住世,善知识的知见我们能听得到、能思维,都是引领我们深入经藏的。
一位善知识的意义超过一座图书馆。一个时代如果有善知识出世了,他就能填补这个时代的文化空缺,肩负这个时代的佛陀法脉。
善知识,
是修行路上最重要的助缘
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的佛性与佛无二无别。然而要信这个道理,佛陀告诉我们要经历一万劫的修行。但我们在听经闻法后,竟然就启发起一点信心了。
这就是善知识的功德。
这一万劫是定量吗?不是,它其实是一个变量。影响它变化的主要因缘是什么?是善知识。善知识可以带领我们超越这一万劫的历程。怎么超越?是他把自己无量劫的功德力贴补给我们,把我们一万劫的鸿沟给填平了。
要想成就佛果,善知识是最重要的助缘,我们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而作为弟子,积累无上功德和资粮的诀窍,在于融入善知识的事业功德海。
真正利益众生的善知识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弟子都应尽力参与推动。如同一滴水滴入大海后就永不干涸,如果弟子能将自己的发心融入到善知识的无边功德海中,那自己的善根就永远不会穷尽。
一切功德、一切解脱的殊胜果报都来自于善知识。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识,是我们迅速成就、离苦得乐的一个捷径。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助缘,成佛的道路不知道会漫长到什么程度;但如果身心与善知识相应了,那成就是很快的。
佛告须菩提:新学菩萨摩诃萨若欲学般若波罗蜜,禅、精进、忍、戒、檀波罗蜜,先当亲近、供养善知识能说是深般若波罗蜜者。
——《大智度论·释善知识品》
善男子!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善知识,
是父亲一样的守护者
善知识像母亲,有时候也像父亲。
父亲是一种保护。如果说没有善知识给予法,我们没有办法长养出更高的境界,那如果没有像父亲一样的保护、为翰为屏,我们的违缘障碍就无法得以遣除。
善知识是遣除一切障碍,获得一切利乐、吉祥、成就的加持源泉。
一个人要闭关、要住山,需要善知识结界、作净、加持。一个禅堂,离不开明眼人果地威德的摄受。传戒也是这样,如果统筹整场戒的善知识威德巍巍,那这堂戒就会平平安安。
在善知识座下修法,是不会着魔的。因为善知识是站在真实理地指导我们修行的人,他明确知道能抵达终点站的路,甚至我们走到哪一步他都知道。
善知识以他的悲愿、威德摄受着,无福贴福,有难消难,以等持力的定给予身心的安定,乃至点亮智慧层面的灯。
作为弟子,哪怕最后这一生还没有业障全部清净,还有没开悟,只要对善知识有信心,融进善知识的悲愿里,善知识也可以摄着他的业,带他进入佛菩萨的果地世界。
善知识者是成就修行令一切众生至一切智城道因。何以故?于善知识处得一切善法故,依善知识力得一切智道故;善知识者难见难遇。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离如是诸障难故,若发希求善知识心,不用功力,则便得见,乃至究竟成一切智。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与善知识,心心相印
一个僧团里,看弟子们修行怎么样,就要看他们是否把“不扰乱善知识”放在第一位。因为正法住世的第一象征就是善知识。佛教常说:“以师为重则道兴。”
亲近善知识要学会调伏自我。我们是凡夫,身上有太多业障未消。当你因业障而犯错时,善知识不会反感你,但对你的业障也不会接受。他会想方设法来调整校正,这时候你就要配合,要相应,要克服自我的错误知见。
佛教界流传一句话:“师父叫你鞋倒穿,你就倒穿。”听话,是对善知识的一种信心。有谦虚、有惭愧,老老实实,依教奉行,在这个过程中,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渐渐地,你就能与善知识心心相印。心相印了,到处都是佛性,佛性一现前,当下就是解脱。所以真正的上根利器就是以心印心,佛法的奥妙就在这里。
追随善知识,不是跟着他的色身,而是要跟随他与佛相通的法身。
善知识都是来为我们做示范的。对他的道行和人格魅力,你崇敬和向往,虔诚地跟他学习,时时以他为标准,他内在的力量就会深入你的内心,你就能在修行中慢慢通达他的状态。
当你在善知识的加被引导下,业障消除,哪一天突然有所觉悟,得到正知正见,你就可以安住了,可以自己念佛了。这就是佛讲的:我如是,你也如是。与法融在一起,就是通于十方诸佛了。
彼菩萨摩诃萨恭敬供养,亲近善知识,起十种心。何等为十?所谓:于善知识起给侍心、不违心、随顺心、欢喜心、不求利心、一向心、同善根心、同愿心、如来心、同满行心。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善知识起十种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离世间品》
倘遇名师良友,不问圣凡,但具正见,知如来秘密藏者,即可依之人。放下身心,不惜体面,不辞劳苦,不畏饥寒,乃至不吝身命,毕生服役,咨禀法要。自然福至心灵,感应交彻。如螟蛉克肖,时雨化生。以得亲近善知识故,则能亲近最上妙乘。
——《灵峰宗论·示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