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六祖寺修学中心 2025年01月09日

第一个层次就是讲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究竟义的财富观。请看图表6,你掌握图表6了,基本上第二部分你就都学会了。

图表6 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究竟义的财富观我们看第一行“佛教三观”,你把这一行看完,佛法你都通了,就全部会了。
佛教的世界观是什么?缘起性空的世界观。凡夫的世界观,没有学佛的人世界观是什么?执著于这个世界是实有的。真的不忍心告诉你: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不是实有的,你不要认为她是实有的,所以佛教的世界观是什么?缘起性空的世界观。
无我利他的价值观。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哪儿?是为了赚很多钱吗?是为了婚姻很幸福吗?是为了今生能够达到省部级吗?是为了今生能做总统吗?这个当然都是小目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大目标、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佛教的价值观就是无我利他。
佛教的人生观是解脱,所以是觉醒解脱的人生观,不管智商教育、财商教育、情商教育,一切的一切你看到背后,你都能够发现是和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关。
这个世界上的人,有两种生命状态。一种是凡夫的生命状态,以迷惑、烦恼为基础的,痛苦的、轮回的生命状态,而且轮回无尽期。在六道里面生生世世,一生接着一生不断地轮回,不断地受痛苦,不断地生烦恼,这个就是凡夫的生命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法说人生是苦,但是也只说了一半。还有一种人生是什么?人生是觉醒,人生是幸福,人生是快乐,人生是智慧。那是什么?那是圣人的生命状态,以智慧和慈悲为基础,充满了无尽喜悦的、解脱的、自在的、全然开放的生命状态,这个就是菩萨。

所以第二部分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来做菩萨,通过究竞义的财商教育学习怎么来做菩萨。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我们生命具足无尽的财富宝藏,那么要做菩萨,要开启智慧才能开启财富宝藏。那我们怎么做呢?这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
究竟义的财富观就是要开发生命的财富,不单单是世间的财富。让凡夫生命觉醒,让生命从凡夫痛苦的状态提升到圣者解脱的状态,超越六道轮回的状态,充满了无尽喜悦的生命状态,这个才是我们要学的佛,这才是我们要用功的地方。
从此我们就解脱了,从此就不会烦恼了。虽然我们在人间,虽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不管事情多大,在人家看起来压力山大,在我们看起来都是欢喜自在的,很轻松、很自在、很快乐,事情还做成功,而且从一个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这个就是菩萨,这是第一竖行。
第二行就是修行的三个法则,怎么可以做到?业力法则我们已经讲过了,接着第二部分就是讲般若法则。般若法则空、有、不二,“空”,是讲无所住,“有”是讲六度。
今人我们要重点讲的就是菩萨六度。那么,怎样可以从凡夫的状态提升到圣者的状态,怎样可以开发生命的财富呢?修行的法则就是般若法则。

第三法则是如来藏(《维摩经》是属于如来藏的经典)。我们先重点讲般若好了,般若包括体、相、用,般若的体空归纳为三个字——无所有,无所有中无尽有,有花有月有楼台;般若的相空也是三个字——无所得,你不要以为成佛了就另外有个什么东西可得,她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般若的用空就是无所住。
我们重点讲的是般若的用空,因为我们今天这个讲座重点是讲应用智慧,其他都不要讲了,就重点讲般若的用空——无所住。那么无所住是空有不二的,在“空”的这个层面来说就是五不取:不取有,不取空,不取亦有亦空,不取非有非空,于不取亦不取。那么在“有”的这个层面来说,就是无我利他,修菩萨的六度万行。菩萨修六度万行的极致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哪个菩萨修菩萨行修得最圆满?普贤菩萨。我们为什么要朝拜峨眉山?向普贤菩萨学习,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哪一位菩萨修菩萨行修到最高、最圆满、最究竟,我们就跟他学,那就跟普贤菩萨学,所以我们要学普贤菩萨十大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