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四大皆空”

来源:广州市大佛寺 2025年01月19日

佛教说“四大皆空”,又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但科学家们发现,宇宙时空是弯曲的,空气中还存在引力场、电滋波,它们对世界万物都产生作用,万物也因此而彼此发生联系、影响。因此,我想向您请教一下:佛语中的“空”与科学上的“空”,还有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空”三者有否属于不同的概念,应该如何来理解?

何谓“四大皆空”

耀智大和尚开示:这里包括了三个不同的层面,一个是佛教讲的“空”,一个是科学对宇宙空间的理解,一种是社会是对“空”的认识。佛教讲“四大皆空”,“四大”的元素包括地、水、火、风,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四大”结合是“有”的产生,世界万物大到日月星辰,小到一草一木,都是由“四大”构成的,“四大”分离就会无所得、无所有。“有”也就是佛教讲的“色法”,代表物质的东西,是运动的,变化无常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教讲的“空”是没有永恒,不断变化的东西,是让我们不要过于执着,放下我们的贪欲,让我们的心归于宁静,这样我们拥有的东西就会更多。我们有句话说“执着是发展的动力”,但太过执着也是毁灭的动力。

眼睛所看到的是“色法”,如果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你想去占有它,得不到就会痛苦、烦恼,所以说“六根清净方为道”,六根包括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睛看到分别,看到我喜欢的就想拥有,看到不喜欢的就会烦恼,六根就不清净了。所以我们要做到“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就是不做贪、嗔、痴之想,心就会清净,我们对万世万物就不会太过于执着,就能做到博大自在。

科学家讲的“空”,比如地球吸引力,也是“有”,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但它是存在的。而社会上对“空”的理解是错误的,认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实,真正的“空”不是离开现实当中消极地逃避,不是看破红尘的“空”。要放下不放弃,随缘不随便,要承担不要负担,要圆融不要圆滑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
(0)
三三两两的头像三三两两
上一篇 2025年1月21日 下午1:49
下一篇 2025年1月21日 下午2: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