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群法师 2025年01月22日
心中若无山,
怎见满目青山?
心与世界,是何关系?
关于对世界的认识,唯识宗为我们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第一,我们认识的世界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
我们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在我们的认识之外。比如我看见山,那个被看见的山一定在我的认识之外。其实,如果它在我们的认识之外,我们怎么认识得到呢?既然能被我们认识到,一定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
第二,我们的认知模式决定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
佛法认为,生命体是由业力构成的五蕴和合的系统。其中的认知系统,由经验、观念、想法等生命积累共同构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透过这个系统得到的。所以,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不是由世界决定的,而是由这个认知系统决定的。
唯识有个比喻叫“一心四境”。比如人类看到的水,在鱼看来就是房子,天人看来是琉璃,而饿鬼看来就成了脓血。也就是说,当物质世界没有被认识的时候,究竟以什么方式存在,并不确定。只有当它被认识之后,才构成其存在方式。或者说,是在那个认知系统中的存在方式。
对于人、鱼、天人、饿鬼这些众生来说,由业力造就的生命形态和认知系统各不相同。透过这些不同的认知系统,同样的境界,便有了不同的呈现。
不必说不同的生命形态,就我们熟悉的人道众生来说,面对同样的外境,色盲、近视、老花者的所见一样吗?又或者,眼根同样健康的人,普通人和艺术家的所见一样吗?我们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就因为认知的不同。
所以说,外境在没有被观察之前,具有种种的不确定性,并没有我们所以为的、客观的、固定不变的存在。
摘自《佛教的世界观》
作者:济群法师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