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贤书 小四子记事 2025年02月07日

这个小孩子也学着大人们一样,摆供果鲜花和清水,点上香烛,然后虔诚地跪在拜垫上,合掌说:“菩萨啊,祝你们幸福快乐。”……

这是迄今为止最打动我的一个故事。
一个小孩子去寺院拜菩萨,他进了殿堂,看见大人们在供桌上摆上鲜花和供果,点上香烛,供上清水,然后虔诚地跪在拜垫上祈求保佑。
这个小孩子也学着大人们一样,摆供果鲜花和清水,点上香烛,然后虔诚地跪在拜垫上,合掌说:“菩萨啊,祝你们幸福快乐。”
我记得很早就听过这个故事,只是内心有一点触动,但是后来,在修慈心禅的时候,忽然这个故事跳出来,惊到了我。因为,我要修行,我要解脱,我要觉悟,从来都没有跳出这个“我”。
出家前,我要功成名就,我要幸福快乐,我要事事如意,我要如何如何,它给我带来非常大的困惑和苦受,出家后,知道了无我才是修行的本怀,可是,习气使然,只是换了身衣服,如同换汤不换药。
看起来我在修行,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更坚固了这个自我。我学习了很多的经论道理,打坐的时间越来越长,知道的法门越来越多,见过的世面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能说会道。
每次祈求和跪拜的时候,我会祈求自己早日觉悟,虽然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确实很搞笑,就像一个人在水里,拼命揪着自己的头发,想把自己揪出水面。

于是,我强迫自己学习那个小孩子,祝福别人,先祝福身边的人,祝他们幸福快乐,然后祝福整个公寓楼的人,然后祝福整个城市的人,然后祝福全国的人,然后祝福全世界的人……
有一次,我是躺在被窝里,正这样祝福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祝福的人当中,有的人是对我有敌意的,有的人是看不起我的,有的人向来对我不好,有的人狠狠地伤害过我……难不成我还得同样的祝福他们吗?
人真是一个奇怪的生物,此时我明知道,理论上讲,真心的无分别地祝福这些人,就是超越,就是怨亲平等,就是离苦,就是放下。但是,在苦和放下之间,我选择苦,只要还能承受,我就选择苦,如果实在承受不了,我就再忍一忍,总而言之,就是宁可苦,也不甘心放下。
因为,我认为他们当中有的人对我实在太过分了,我怎么能轻易就这样祝福他们呢?那我也太糊涂了吧,被人知道了一定会骂我是非好坏都分不清楚,不是蠢就是坏吧。
可是,只要内心放下了,不就不苦了吗,就超越了二元对立了啊,出家一场,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理由足够充分,那我也不放下。

就这样,我纠结了一会儿,甚至会想,那我就只祝福所有对我好的人,对我不好的人,就算了。这确实很好笑,但是,这些念头就是这样像泉水一样涌没。
不认同这些念头,不追随这些念头,还是挺不容易的,虽然,放下只是这一念而已,可是真的做到,仿佛远隔重洋。
但是,经不起放下的诱惑,而且只是祝福一下,也不是真的咋样,于是,我就勉强这样做了,早上在被窝里祝福所有人,晚上睡觉前也这样祝福所有人,平时想起来就祝福一下所有人,没有挑拣,全部一碗水端平。
其实也没有具体干啥,但确实感到内心里的执着被瓦解,很多事情也越逐渐清晰和明白,慢慢地,心里看不惯的人越来越少了,越来越能理解,能接受各种人事物了。
察觉到这个方法的好处之后,我就开始像坚持打坐一样的坚持,心里就越来越没啥事了。

《金刚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须菩提的长老在一次午饭后,问佛陀:心应该怎么安住,怎么才能降伏自己的心?佛回答,应当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须菩提当时没有回应,佛就继续讲,我们肉眼可见的的生命形式,如胎生的卵生的湿生的化生的,以及肉眼不可见的各种各样无量无边的生命,你全都度化他们至涅槃,但是,在你心里并没有度化了谁这个概念,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众生可以度化。
原文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一段,一直就很费解,也经常被质疑,像文字游戏,但我还是乖乖地念了很多年,小和尚念经嘛,管它呢。
如今有点明白了,哦,这个世界唯一要度化的,或者要放下的,就是自我,连内外都没有,哪里有什么自己以外的众生呢,而是通过普渡众生这样心行,放舍身心,放下二元对立的心,如是而已。
如此,就路还家,就回到本来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