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个欢喜吉祥的月份,而七月十五更是佛欢喜日、盂兰盆节,是供养三宝、孝亲祭祖的好日子。
在佛教中有一个“结夏安居”的制度——佛陀住世时,雨季夏日草木茂盛、虫蚁繁多,恐外出时误踏,伤害生灵,因而在此期间禁止比丘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在汉传佛教中,就定于农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期间“结夏安居”,僧众不得外出行化,必须聚集一处,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专心修道,名为“结夏安居”。
结夏九十日中的最后一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称为“僧自恣日”。也就是僧众通过结夏安居期间的精进修行,先自我检讨身、口、意三业,在结夏期中是否犯过?次请其他僧众举示对自己修行过程中,在见、闻、疑三事上,是否有所犯?在大众中自我反省及接受僧众的监督,以发露忏悔,改过自新,回复清净,名僧自恣法。
出家人结夏安居圆满,诸佛菩萨见到他们精进修行、反省检讨、发露忏悔、舍恶向善,转迷成悟,从而心生欢喜。所以这一天既名“僧自恣日”,也称佛欢喜日。
那为什么,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同时又是盂兰盆节呢?这是源自《佛说盂兰盆经》,与目犍连尊者救母有关。
目犍连尊者在修行有成后,自然也想要让父母也能离苦得乐。但当他找到母亲时,却发现母亲因过去造作的恶业,已堕入饿鬼道受苦,缺少饮食,瘦得皮骨相连。为了减轻母亲的痛苦,目犍连以神通来到母亲面前,并取来一钵饭递给母亲,但在饿鬼道中,为饭还没等入口就成了火炭。
目犍连见此,悲哀涕泣,只能寻求佛陀开示。佛陀告诉他,虽然你己证得阿罗汉果,但也无法救拔你母亲的苦难,要消弥过去造下的那些沉重业力,必须借助十方僧众的力量。
佛陀让目犍连在七月十五结夏安居圆满这一天,以百味饮食安于盂兰盆中,诚心供养十方僧众。不止此地的僧人会接受供养,一切圣贤大德、声闻缘觉、六通仙人、十地菩萨都会前来应供,接受这份供养。
若能供养无量无数清净僧众,其功德自然广大无边,可以令现在的父母福乐百年,过去七世的父母脱离三恶道苦患,生于人天之中,享受福乐。
目犍连尊者依言奉行,终于使母亲脱离恶道,而佛陀也在最后慈悲嘱咐:
备注:盂兰盆,盂兰是梵语,意思是“倒悬”,譬喻恶道众生有如被倒挂之苦,盆是指放供品的盛器。

在南北朝时期,汉传佛教寺院就已经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办“盂兰盆节”。例如,南朝梁武帝曾于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供佛斋僧。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值班编辑予以删除。
联系方式:0591-83056739-818 18950442781